集贸市场商户使用“七两秤”欺骗消费者、街头摊主缺斤少两……类似短视频不时出现。使用“七两秤”作弊欺诈,明显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一直是有关监管部门打击的重点。屡禁不绝的“七两秤”,表明必须采取更加全面、精准、严密的治理措施,凝聚各方合力,让相关厂家、商家彻底断了生产、使用“七两秤”的念头。
具体到集贸市场民生计量精准监管,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码明信息,为电子秤设置专属“身份证”。集贸市场电子秤设置专属二维码,成为电子秤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消费者拿起手机扫描电子秤上的二维码,即可马上了解该台电子秤的唯一编码、使用单位、监管单位、检定单位、检定状态以及合格有效期等信息,电子秤信息一目了然,保护自身消费权益,大大降低电子秤违法作弊行为,一秤定误差,让复秤成为消费者的“手边事”。公平秤是消费者检验商家是否“短斤少两”最便利的“武器”,但有些集贸市场的公平秤难找、难用,甚至无法使用。建议集贸市场在市场入口、服务中心等醒目位置设置公平秤,在水产品、肉类等量值易改变、计量纠纷易发区域单独设立公平秤。同时要设置负责日常维护、核查、值守等任务的公平秤管理员,让“买完菜转身就能复秤”成为可能。
一牌知信用,集贸市场全面落实“红黄牌”制度。根据经营户违法失信行为的情节轻重,设置“黄牌警告停业”“红牌警告清退”的醒目公示牌,让背离诚信的经营户自食恶果,让心存侥幸的经营户不敢违法。
秤准量足非小事,一分一厘系民生。治理“七两秤”一定要多方合力、多措并举、久久为功,让一切消费欺诈行为无处遁形,才能让群众消费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
(文:江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王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