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通讯员汪玮 记者刘嘉)“同学们,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你们有什么解决良策吗?”“作为初中生,你们如何看待在地铁上进食的行为?”近日,在武汉市人民中学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道法展示课活动,教师林云菲将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搬到了思政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
针对初中生年龄特点,林云菲在教学中创设了许多具体情境,如垃圾分类、交通拥堵、推荐家乡、文明出游等,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等方面展开,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找到支撑材料、具体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沉浸式的课堂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乐在其中;渗透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一节课结束,有同学感叹:“以前觉得思政课枯燥,现在很喜欢老师开展的‘小课堂、大社会’学习方式,让我们自己来讲新闻、发现社会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
江汉区道法教研员唐银平老师表示,这样的思政课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认识社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向引领和学生发展有机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