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维刚在活动现场分享创作经历。刘雍涛 摄
“戏曲和当代年轻观众的关系不是迎合,而是吸引。只有珍惜每一次排练、上台的机会,才能把楚剧的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更多观众认识楚剧、走进剧场。”6月20日下午,武汉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者、武汉楚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余维刚做客由武汉市文联、长江日报社共同主办的“艺心向党崇德尚艺名家新秀大讲堂”,以“让戏曲和青春双向奔赴”为题和武汉文艺工作者、老少戏迷们分享创作心得。韵味悠长的迓腔、精彩的开打让观众目不暇接,而他真诚的分享更让戏迷和观众为之动容。
■ 守正
20余载传承守住楚剧“根”和“魂”
他是《推车赶会》中推着心爱的人去赶集的四哥,是《万里茶道》中一路行来饱经风霜的叶掌柜,是《杨乃武》中蒙冤受屈愤懑满腔的书生杨乃武……从艺20多年来,余维刚先后主演多部大戏,扮相俊美,唱念俱佳,备受江城戏迷欢迎,被誉为“楚剧王子”。
13岁学艺,余维刚说起楚剧来饱含深情:“我是靠着楚剧成长起来的。”2021年,余维刚凭借在现代楚剧《万里茶道》中的叶天韬一角,一举摘得中国戏剧表演领域最高奖项梅花奖,不仅为武汉摘得第12朵“梅花”,更以33岁的年龄成为当届最年轻的获奖者。这部大戏首演于2015年,讲述清朝年间大汉口茶叶商号“大河兴”的东家三娘玲珑和掌柜叶天韬因茶结缘、因茶生情的故事,不仅塑造了一群有情有义、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汉口人形象,也展现了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古商道上的风物和历史底蕴。《万里茶道》是余维刚第一次担任创作剧目的主演,年纪轻轻为何能在全国崭露头角?余维刚说,最大的原因在于这部戏守住了楚剧的“根”和“魂”。“剧种与剧种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语言和声腔,《万里茶道》就采用了楚剧最具特点的迓腔。”也正因为如此,该剧于2015年至2021年间在全国巡演了100多场,“是楚剧舞台上生命力最强的剧目之一”。
2023年11月的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上,新编楚剧《杨乃武》的亮相让全国戏剧界再度被余维刚惊艳。该剧以楚剧李派代表剧目《杨乃武与小白菜》为蓝本,保留了原版核心场次以及楚剧大家李雅樵的经典唱段“今夜不谈冤枉事”。余维刚介绍,这一版《杨乃武》以“古不陈旧,新不离本”为创作理念,“‘古’是继承楚剧剧种本体表演规律,但不陈旧;‘新’是借鉴、吸收,却不离本,经过融合仍是楚剧的个性,让经典作品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了新的魅力”。
■ 创新
戏曲拥抱新时代不仅仅是口号
与流行音乐融合,和动漫游戏的碰撞,亮相时尚大刊主题拍摄……近年来,余维刚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在戏曲创新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2016年,他亮相央视《叮咯咙咚呛》节目,与流行歌手彭佳慧合作《相见恨晚》《在水一方》;2022年,他受邀与演员、歌手严屹宽共同演绎手游“天涯明月刀”两周年少侠主题曲《江湖》;2024年1月,余维刚代表楚剧登上时尚芭莎发布的2024新年月历《2024好戏开场》,令楚剧首次在时尚领域得到全方位展示,实现了“破圈”传播……此前,这些作品曾吸引了不少外地观众特意来武汉看楚剧、看余维刚的演出;当这些视频在现场播放后,再度引发阵阵感叹:“原来楚剧还能这么潮!”
观众的热烈反应,让余维刚倍感欣慰,也对戏曲在当下的传承发展有了更多思考:“很高兴这些作品让更多人知道了楚剧、爱上了楚剧。都说戏曲要拥抱新时代,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站在年轻人的视角,关注他们观剧的感受和体验。”有时间他也常常坐在观众席和观众一起看戏,提醒自己要离观众更近一点,“无论演什么剧,首先就是要让观众好好地看一场戏,让他们成为剧中人。”
今年“五一”期间,余维刚主导创作的沉浸式小剧场楚剧《又从西厢过》在武商梦时代连演10场,场场爆满。这部剧作从传统经典《西厢记》衍生而来,融入关注度高的婚恋话题,传统IP和近距离沉浸式的体验吸引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目光,年轻的观众毫不吝啬地为每一场演出献上惊叫和欢呼,更写下了长达千字的观后感。这也让余维刚由衷地感叹:“守正的同时还要创新,必须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回顾多年来的创作经历,余维刚表示,楚剧始终要姓“楚”,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体现出现代的精神来。“戏曲和当代年轻观众的关系不是迎合,而是吸引。戏曲人得学会换位思考,研究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剧习惯和审美需求,不能老觉得自己好就闭门造车,要在保留剧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时代发展的脉络,让戏跟着时代走,沿着时代的脉络生根、发芽,才能和年轻观众双向奔赴。”
■ 反响
几代戏迷齐聚台上台下后继有人
精彩的讲述,让冒雨赶来参加活动的武汉戏剧家协会会员代表,武汉京剧院、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的青年演职人员,来自武汉市青联的代表和武汉工程大学的同学们,以及来自武汉三镇的戏迷朋友们备受感染。活动中,余维刚也为观众准备了惊喜:武汉楚剧院10余名“00后”演员现场展示楚剧行当、打出手等技艺。旦角收放自如的水袖,丑角颇具喜感的矮子步,武戏演员一连串的跟斗和打出手,让观众们的惊呼声随着翻飞的枪花起伏,现场掌声不断。余维刚也现场清唱楚剧《万里茶道》的经典唱段,引来满堂喝彩。
退休老人邓先生是武汉楚剧院的“铁粉”,10多年来的演出基本没落下过,“我算是看着余维刚在舞台上成长起来的,楚剧后继有人啊!”
13岁的杨云皓从小热爱戏曲,刚刚通过了湖北京剧院的招生考试。“今天第一次听楚剧,感觉和京剧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余老师的讲述也让我很振奋,希望我将来有一天能和老师们一样站在舞台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
一名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大学生,特意从江西赶到武汉看戏,这场计划外的讲座让他收获颇丰。“武汉不愧是戏码头,氛围真好,有这么多好看的剧种,这么优秀的演员,这么丰富的活动,以后我要多来武汉看戏!”
武汉工程大学的数十名大学生也来到现场,管理学院的大一学生冯嬿臻说,自己深切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以及楚剧的独特韵味儿。“楚腔楚调太好听了!”工业设计专业的冯婉妮惊喜地说,“原来戏曲不是我刻板印象中的‘无聊’,而是很有趣、很有意思、很吸引人的,我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去剧院现场看看!”
(叶飞艳)
人物名片
余维刚,武汉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武汉楚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他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荣明祥,工小生、老生,扮相俊美、嗓音明亮、身段优雅、表演细腻、文武兼备、富有朝气。代表剧目有《万里茶道》《杨乃武》《左维明巧断绣鞋案》《狱卒平冤》等。入选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荣获湖北省戏剧牡丹奖、武汉青年五四奖章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