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上的誓言依旧铿锵

长江日报 2024年06月30日

    (上接第一版)

    ■ 从守一城到援危城

    6月18日18时,湖北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早在4月,长江救援志愿队已经开展了冲锋舟等应急救援演练。

    2016年,志愿队除了在两江四岸值守,还成立了应急队和民兵连,开始成建制地参加城市重大活动保障和应急救援。上级要求他们:“平常养精蓄锐,关键时刻必须顶上去。”当年7月,志愿队出动100多名队员和冲锋舟,历经9天,辗转武汉市内和省内多地,转移受洪灾群众1227人。

    2019年,志愿队受命参加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水上赛事安全保障工作。次日早上要用船,头天晚上队员们就去东湖边守船。深秋,夜雨中,在帐篷里打地铺的队员们冷得睡不着。第二天,他们精神抖擞地圆满完成任务。

    2023年8月2日,听闻河北发生严重汛情,张建民一行13名队员疾驰14小时,于8月3日凌晨4时许抵达涿州市,随即展开50多个小时的救援,给村庄运去5吨救灾物资,转移村民200多人。回来后不久,志愿队收到一面快递过来的锦旗,上书:洪水无情人间有爱,落款:河北省涿州市码头镇孟家街村全体村民。

    此后,山西临汾遭受洪灾村落,特大暴雨袭击下的河南省郑州、鹤壁、新乡,都出现过队员们奋力抢险救灾的身影。他们把守望长江的大爱播撒到全国各地。

    张建民记得,2015年志愿队首次走出武汉,参加“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故搜救工作时,他们租的是一辆私家车,行程近200公里。去年驰援涿州,他们用3台自有车辆拖带5条冲锋舟,远赴1100多公里外的受灾一线。

    “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壮大,离不开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好心市民的支持。”张建民记得很清楚:今年5月,他和武昌区应急管理局领导谈到文昌门支队没有贮存救生装备的房子时,该局随后就送来一顶帐篷。省市区消防、人武、应急、退役军人事务局、水上公安等部门和市民累计捐赠了18条冲锋舟给志愿队,每条舟价值2万元。政策支持、企业捐赠、市民出人出力,让志愿队快速成长为远近闻名的“城市救援力量”。

    ■ 救援队里迎来了“00后”年轻人

    张建民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创始人之一。2010年,刚退休的他与冬泳队伙伴们策划、商量,发起成立了武汉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这就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前身。当时,俞关荣任总队长,他任常务副总队长。

    志愿队副秘书长王兆汉介绍,2015年4月,俞关荣同志任期届满,张建民在15位候选人中得票数最高,当选为总队长。2018年换届,与会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张建民连任总队长。2021年再度换届,张建民以152张有效票全票又一次当选为总队长。

    “张队长事事带头,大家服他。”多位队员记得,近10年来,经张建民手救起的溺水者有十多人,他在现场组织队友救起的溺水者超过100人。

    张建民是长江边长大的“武汉伢”,1974年参加工作,1991年入党。他从国棉六厂推车运砂的辅助工种干起,几年后被提升为管150人的轮班长,后来又升为细砂车间党支部书记,有国企管理经验。当选队长后,张建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手续,长江救援志愿队成为全国首个在市级民政局注册的公益救援性社会组织。“有了名分,正规化建设才能启动。”在他和队友奔走下,志愿队值守条件明显改善,管理制度迅速建立健全,现代化装备逐步增加,已跻身专业救援队行列。

    人员规模上,志愿队从2014年底的18个支队114名队员,壮大到现在的43个支队2051名队员,人员增加了近17倍。

    支队长汤麟2017年入队至今,为了值守的事,很多个人私事都顾不上。受他影响,2002年出生的儿子也参加了志愿队,参与寒暑假值守。汤麟所在支队里有3个“00后”,这一新闻还上了报纸。

    目前,2000多人的队伍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才22岁,职业、阅历差别也大。没有权与利的吸引,只有使命与责任的约束。张建民依然对前景充满信心:“队伍里年轻人在增加,他们受教育水平高,救援理念新,志愿队的未来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