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村里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还是细小的资金支出,每个月初,我们都会将上个月的党务、村务、财务明细进行公示,让每一位村民看在眼里,了解在心里。”7月初,走进长江新区仓埠街道项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全兵正忙着“三务”公开的资料,他介绍,近年来,项山村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以“清”促“治”,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了“廉动力”,擦亮和美乡村清廉底色。
■ 开展“村民说事”了解群众所盼所需
“村里足球场、篮球场灯光不亮,走电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马上要放暑假了,希望村里的篮球场晚上也能亮堂堂的。”……为了引导村民发挥“主人翁”精神,为乡村发展建设发声,今年5月初,在项山村“两委”的倡议下,村里开展“村民说事”议事活动,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移风易俗等方面,通过“说”“议”“办”“评”四个步骤,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需,解决村里“大小事情”。
“短短两个月,我们已经进行了10多场‘村民说事’活动,乡亲们三两成群到村委会集中反映问题,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乡村文明建设的好方法。最近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村里体育设施的问题,经过两轮激烈的讨论,村民提出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张全兵说,让村民“说事”不是“听了就行”,而是要把事办好、办实,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凡事有交代。“村民说的‘事’,看似是柴米油盐的家事,但群众的事关乎民生,民生无小事,要放在心上。”
■ “晴书屋”成乡村廉洁文化宣传阵地
“村里的‘晴书屋’不仅有丰富的廉政书籍可以借阅,每周三还播放廉政电影,宣讲廉政故事,举办各种家庭教育活动,咱们老百姓的视野开阔了,这两年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说起村里的“晴书屋”,项山村村民柳金山赞不绝口。
2019年,项山村“两委”牵头,引进村级企业家累计投资300多万元,整合村里原本的农家书屋,在道士湾水库旁新建“晴书屋”,收纳了包含文学、种养殖、家风文明、党纪学习等领域的4000多本图书,打造乡村廉洁文化宣传阵地。
“晴书屋”里专门设计了廉政教育会议室,成为了村里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阵地”,有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会议,也在这里进行。“过去,不少村民不理解土地流转的好处,对流转费和就业务工都存在很多疑问,我们便在这里开展答疑会,逐一消除村民的困惑。”张全兵说。
如今,“晴书屋”已成为项山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阅读廉政书籍、接受廉政教育、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厚植廉洁文化,绘就清廉底色,项山村村务管理更加规范透明,村民自治意识更加强烈,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融洽。
■ 做村民身边的“110”“119”
组建一支清廉班子,是项山村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我们在每周工作例会上,会要求党员干部分享‘下队’走访的情况,养成党员干部勤于思、勤于问、勤于做的工作习惯,深入群众办好小实事,了解村民需求。”张全兵介绍,村“两委”干部始终将“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作为工作原则,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以小组为单位每周前往村民家中,及时掌握村民需求,围绕“政治头脑清醒,发展思路清晰,工作重点清楚,村企关系清亲,人居环境清静,党员干部清廉”的“六清”工作要求,强化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意识,提升为村民办实事的能力。
“只有做到对群众情况了然于心,才能提前做好预案,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方法妥善处理,做好村民身边的‘110’‘119’。”张全兵认为,村民心里自有“一杆秤”,村“两委”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会看在眼里,只有真正将群众放在心上,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近年来,通过以“清”促“治”,项山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创新模式,先后获得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打造出“产业兴、环境美、村民富、民风淳”的和美项山。
(文/蔡梦娅 张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