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时可用、按需分配,平台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平台构建高效算力资源供应池,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
7月9日,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致力于打造立足武汉、覆盖华中、辐射全国的一体化算力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将由武汉数据集团组建专业化团队开展市场化运营。
武汉数据集团,于2023年4月正式成立,由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投控集团”)整合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云”)、武汉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板块权属企业组建而成。
“打造全国算力产业发展新高地”是武投控集团数字经济板块在“服务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和“引领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领域的最新使命。为此,武投控集团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数字产品供给与服务、数字资产开发与利用、数字产业培育与投资等4大业务板块,快速成长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集成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服务商、数据应用场景的运营商。
■ 智慧城市一盘棋 “算”无遗策,
建设城市级算力统筹“指挥台”
据武汉数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可实现算力、模型、数据、场景等产品一站式调度管理,全面汇聚本地供应商通算、智算、超算及政务云、行业云等算力资源服务能力;高效建立算力资源供应池和算力需求单位信息库,打通上下游供需链;奋力实现供给方“一键发布”、需求方“一键匹配”、运营方“一网统览”、政府部门“一站统管”。
随时可用、按需分配,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平台涵盖了算力、模型、数据、场景等全方位服务,汇聚本地通算、智算、超算及各类云资源,构建高效的算力资源供应池,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
登录平台网址https://www.whsuanli.com/,进入平台后,供需双方只需轻点鼠标,便能迅速浏览并筛选出所需的算力资源。在顶部菜单中,点击“算力市场”进入,也可通过平台首页的“购买算力”按钮实现快速跳转进入。算力市场模块搜索功能十分强大,用户可根据需求快速检索。
据了解,基于一体化可信安全体系,该平台重点打造黄鹤智算模块、算力市场模块、算力社区模块、政策支持模块、操作指南模块五大功能模块,设置购买算力、算力补贴、算力发布、快速访问四大快速入口,展示“算力资源一张图”“算力调度一本账”“算力运营一张网”三大功能作用,充分赋能“965”产业。
目前平台已经接入算力供方品牌14个,上架通算资源92万核,超算资源86P,智算资源4226P,算力资源企业主要分布于东湖高新区、江汉区、东西湖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计划5年内,上线高性能算力资源规模达到10000P,平台入驻大模型企业50家,为1000家企业提供行业解决方案,赋能生态企业50000家,形成中部地区算力产业生态聚集高地,对推动武汉市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这只是武汉数据集团“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板块”项目之一。目前,该集团共布局九大项目全面赋能城市更“智慧”。
在武汉数据集团建设的武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以下简称“数公基平台”)上,分属各部门的数据经过脱敏处理,成为大家都能利用的公共数据。
在这一过程中,武汉云建立编码赋码机制,为全市域房屋以及其他物品编码赋码,给它们一一制作“身份证”。
据统计,数公基平台目前已汇聚了城市模型、地形地貌、行政区划、城市道路、城市部件、水域河流和一标三实在内的7大类基础数据,集成城市信息模型(CIM)、编码赋码平台和一标三实平台,全市已有超过2000万的实体对象“上了户口”。
在新洲,“一网通”服务团队正在助力新洲区大厅信息化改造;在硚口,当地城运中心项目完成后,未来可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工作,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武汉数据集团正在将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和标准规范设计,不断落实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 打造城市级数字IP
铸链空天,打造全市低空无人机共享服务平台
今年,武汉低空共享无人机在交通运输等领域率先突破,全市低空共享无人机巡视点位或将增至150处,全面构建“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示范的空中网络。
带来这一改变的,正是武汉数据集团。该集团是交通运行中心联创合作的首批13家单位之一,正紧抓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机遇,打造全市低空无人机共享服务平台。
今年,该集团以场景为依托、需求为牵引,加快推动无人机等产品落地实施,首批将建设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及高速收费站等10个点位,加强实时数据回传,为市领导及交通管理部门分析研判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直以来,武汉数据集团持续加大数字产品供给与服务。“数字江豚”数字产品旨在为濒危物种保护探索数字化路径,打造数字科技助力长江大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目前,这一IP先后“游进”《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i武汉”城市码项目基于武汉政务云底座,依托城市大脑四大中枢,打造“一人一码、一企一码、一物一码”城市服务和治理体系,实现一码互联“身份标识、信息融合、业务优化”的服务能力,展现了前沿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不断强化“物流数字平台”“武汉云公司智慧党建平台”等数字产品供给与服务,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以场景为依托、需求为牵引,不断打造武汉数字品牌。
■ 让数据资产落地生金
以“数”探“新”,进军智联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赛道
今年4月,武汉大数据通过了深圳数据交易所专业认证,获得数据服务商证书,其核心产品“大数据能力平台”同时获得“数据产权登记证书”。经过综合评估,武汉大数据完成了首笔数据资产无抵押融资500万元,成为湖北省首个数据资产无质押融资的企业。
同时,该企业正在与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推进“华中地区数据资产管理服务基地”项目等,帮助更多科技型企业实现数据资源确权、入表、纳统,激发数据资产金融价值,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围绕“数字资产开发与利用”“数字产业培育与投资”两大业务板块,武汉数据集团大胆探索数字资产开发与利用,推动医疗数据市场化试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出台,为企业发展抢占先机;重点突出数字产业培育与投资,主动寻找优质标的,适时开展投资并购,补强产品线和产业链。
如今,武汉首个公共数据运营产品“汉翼商保”在武汉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完成医保等公共数据流通试点工作;集团产业综合管理平台即将谋划平台搭建……
同时,智联网联汽车项目、人才实训项目、某新材料项目都在加速进行。
可共享、可复制、可无限供给、要素互补性、越用质量越高等特点,使得数据能够打破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有限供给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形成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发展模式。武汉数据集团正通过让数据要素充分形成、安全流动,进而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撰文:武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