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雅妮续写湖北奥运“届届见金”辉煌

长江日报 2024年07月28日

    贺 电

    中国体育代表团:

    欣闻在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比赛中,我省运动员昌雅妮与队友团结协作、出色发挥,勇夺女子双人3米跳板桂冠,获得本届奥运会中国跳水项目的首枚金牌,展现了中国体育健儿不惧挑战、从容自信的精神风貌,彰显了荆楚儿女不负嘱托、感恩奋进的时代担当,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续写了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湖北奥运“届届见金”的辉煌!在此,谨向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国跳水队和昌雅妮致以热烈祝贺!向国家体育总局对湖北体育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感谢!

    当前,巴黎奥运角逐正酣。祝愿我国奥运健儿继续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再接再厉、捷报频传。希望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湖北运动员坚定信心、敢打必胜,迸发“湖北力量”,为祖国和人民争取更大荣光!

    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24年7月27日

    □ 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北京时间7月27日,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湖北姑娘昌雅妮与队友陈艺文搭档,以优异的表现夺得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跳水冠军,这是奥运会开幕后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的第二枚金牌。

    同时这也是湖北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自1984年奥运会以来,湖北体育健儿延续了奥运“届届见金”的光荣传统。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这话虽有哲理和诗意,但不到22岁的昌雅妮更相信的一句话是:我没什么天赋,只有靠努力拼搏,才能在这个舞台上站稳脚跟……

    在冠军辈出的中国跳水梦之队,既有全红婵、王宗源这样出道即巅峰的“天才”,也有郭晶晶、谢思埸、王涵这样运动生涯饱受磨砺的“名将”。

    如今,坚强的昌雅妮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埋头苦练从未让她心中的梦想褪色,一次又一次跌倒和失利从未让她逐梦的脚步停歇。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2024年7月27日,在法国巴黎,这位心中有梦的湖北姑娘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女子双人3米板跳水冠军,登上奥运之巅。

    ■ 体操转跳水,又从跳台改跳板

    2002年12月7日,昌雅妮出生在湖北省仙桃市沙嘴街道办事处昌湾村。仙桃是“亚洲体操之乡”,先后有80多名体操运动员入选湖北省体操队、国家体操队,涌现出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等一批奥运冠军。

    昌雅妮从小活泼可爱,喜欢各种体育运动。2007年,父母“忍痛”将5岁的昌雅妮送到了李小双体操学校学习体操。少小离家的昌雅妮也曾因想家偷偷抹眼泪,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李小双体操学校,昌雅妮一直跟随高级教练刘芬训练。刘芬回忆,昌雅妮能吃苦且悟性高,一个动作别的孩子要练多遍才会,而昌雅妮一两遍就能学会。“她5岁刚来学校读幼儿园时扎了羊角辫,因为训练剪掉了还有一点伤心。每次训练完,她都会跑来告诉我她练得很好,我就抱着她转一圈鼓励她。”

    如果一切按“预想的剧情”发展,她的未来应该在平衡木、高低杠上,接过师兄杨威等人的“接力棒”,在体操赛场上为国争光。

    然而,练了三年体操后,命运的齿轮悄然发生了第一次转动:昌雅妮被来自省城的跳水教练相中了。2010年8月,8岁的昌雅妮被选送到湖北省跳水学校。从此,体操场上少了一位明日之星,游泳馆内多了一位跳水小将。

    转项跳水后,昌雅妮的进步肉眼可见——2014年进入省队,2015年被提拔至国家队,2016年便登上世界舞台,获得国际泳联组织的系列大赛男女混合双人10米台金牌、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

    尽管如此,“小有成就”的昌雅妮仍展示出自己的团队精神。2017年,根据国家队的需要,在教练组的研判和建议下,她毅然决定跳出“舒适圈”,由跳台转攻跳板,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由台转板”的切换。

    ■ 成长的代价,与东京“擦身而过”

    相比于10米跳台,3米板关注度少了很多。昌雅妮依然刻苦训练,国家队也将其视为重点培养人选,并特别安排年仅15岁的她与奥运冠军、国家队“一姐”施廷懋搭档。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安排预示着,昌雅妮肩负的将是东京奥运周期的冲金重任。

    施廷懋也非常喜欢这个比自己小10岁的小师妹,她不止一次说:“中国游泳队是个团结的集体,一直讲究传承。之前是郭晶晶带着吴敏霞跳,之后是吴敏霞带着我跳,现在则是我带着昌雅妮跳。”

    搭档前两年两人的合作还算顺利,先后获得全运会、亚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多项赛事3米板双人冠军。但在比赛中,年轻的昌雅妮也暴露出稳定性不足、动作分解同步方面欠佳等问题。2019年,国家队为施廷懋换了搭档,河北队老将王涵开始与施廷懋并肩作战,这让昌雅妮的奥运之路增添了许多变数。

    2021年5月,跳水世界杯暨奥运会资格赛在日本东京举行。在女子双人3米板比赛中,昌雅妮与新搭档陈艺文顺利拿下了金牌。但之后的单人3米板半决赛却出现了意外:昌雅妮在做最后一个动作时走板失误滑落入水,不仅未能得分,落水时脚还被划伤。虽然后来带伤的昌雅妮咬牙参加了决赛,但最终只获得第四名。

    个人成绩欠佳加上脚部受伤让昌雅妮彻底与东京奥运会无缘。一个多月后,她坐在电视机前见证了施廷懋和王涵笑傲东京、登上奥运巅峰的画面。为国家队骄傲、为师姐们开心的同时,昌雅妮也暗下决心:“巴黎奥运,看我的!”

    ■ 苦练再苦练,巴黎奥运登上巅峰

    昌雅妮与陈艺文是从2021年开始配对参加女子双人3米板比赛的,虽然她们未能跻身东京奥运会阵容,但进入巴黎奥运周期之后,她俩逐渐成长为中国跳水队女子双人3米板领军人,先后拿下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和2022年柏林世界杯、2023年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和蒙特利尔站的冠军。而在单人比赛中,两人也是在最高领奖台上轮流坐庄,从未让金牌旁落。

    就在一切向着预设轨道前进时,命运似乎又跟昌雅妮开起了玩笑——在2024年3月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比赛中,昌雅妮肩伤突然发作回到北京,专家检查、会诊后,给出的建议是休息三周。“我听到专家建议的那一瞬间,眼泪都出来了,我没什么天赋,只有靠努力拼搏,才能够在这个舞台上站稳脚跟。与之相比,再苦再疼再累都不是事,但这个诊断结果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次暴击。”昌雅妮回忆说,“我运动生涯没有停下这么久,放假都没放过这么久。”

    运动生涯中,昌雅妮从未有过如此长时间的休息。其间,除了康复治疗外,她只能在训练场边看着队友们一次次跃起、旋转、入水,在等待中煎熬。不甘心的她,仔细观察着队友们的动作,并换位思考自己会如何执行这些动作,以及遇到问题时该如何解决。

    昌雅妮的康复过程充满了艰辛与痛苦,在这段暂停的时光里,她也有些许的收获。“这段经历让我成长了不少,我深刻体会到走这条路并不容易,也并非仅凭意愿就能达成。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才能稳固占据最终的位置。”

    好在老天还算公平。经过积极的康复,昌雅妮的伤势比预计的恢复得更快。5月9日,2024国际跳水公开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跳水测试赛在巴黎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进行,昌雅妮重新回到了赛场。虽然状态略有起伏,但一个亚军宣告了她的正式归来。

    出征巴黎前,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昌雅妮说:“我现在只需要保持平常心,平时怎么练,到奥运赛场上就怎么比,相信充分发挥水平,就一定能夺取好成绩。”如今,经历坎坷的昌雅妮终于“看透风景”,站上了心中最高的那座“荣耀之巅”。这一刻,过去的一切努力和付出、汗水和泪水,都显得那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