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系列真金白银招引人才政策

鄂黄黄积极抢占人才第一资源

长江日报 2024年07月31日

    7月22日,2024年“湖北人才周”活动在鄂州启幕。图为人工智能前沿成果产品展览展示会上展示的机器狗引得嘉宾纷纷拍照。  

    通讯员吕泳庆 摄

    □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7月22日,以“人才引领,AI赋能”为主题的2024年“湖北人才周”暨“7·22鄂州人才周”活动在鄂州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会上发布了5款人工智能最新产品,集中签约全省人才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额达165亿元。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围绕招才引才,位于武汉都市圈核心区的鄂州、黄石、黄冈三市出台了系列真金白银招引人才政策。

    ■ 鄂州

    “梧桐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支持

    鄂州推出了高层次创新产业人才“梧桐项目”实施办法、“人才强企”项目实施办法、武汉新城鄂州片区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的若干措施(试行)、临空经济区“引才聚才”若干措施(试行)等“新鄂州人”计划系列人才新政。

    其中,高层次创新产业人才“梧桐项目”,聚焦花湖国际机场和武汉新城两大省级战略,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低碳冶金等当前优势主导产业,引进集聚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来鄂州创新创业。“梧桐项目”通过综合评分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分别给予人才(团队)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资金支持。对特别重大、能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对来鄂州工作的外籍人才,取得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A证、B证,且年薪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分别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1万元的标准,给予用人主体奖励,奖励时间不超过3年。引进的外籍人才通过鄂州获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的,给予2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获选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的,给予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武汉新城鄂州片区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的若干措施(试行)规定,支持民营企业全职引进年薪50万元及以上的高级管理、市场营销和专业技术人才,对做出较大贡献的,连续3年按照实际支付年薪的18%、不超过15万元予以人才奖励。对新引进的其他类型人才,按照全日制博士(正高级职称)5000元/月、硕士(副高级职称)1700元/月、本科(中级职称)1100元/月、大专700元/月,连续发放3年生活补贴。支持民营企业大力引进紧缺急需技能人才,对新引进的技能人才,按高级技师1700元/月、技师1100元/月、高级工800元/月的标准,连续发放3年生活补贴。

    ■ 黄石

    新引进科创团队最高资助1000万元

    近年来,黄石市不断升级人才政策,推出了“东楚英才”计划、“招硕引博”计划、“‘才聚荆楚·智汇黄石’工程措施25条”、“重点产业链企业聚才用才10条”、“高层次人才校企共享计划”、“新黄石人”计划等。

    其中,“东楚英才”计划分创业英才、创新英才、青年英才,对入选的人才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5万元的经费补助;“东楚英才”计划人选在黄石申报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计划的,分别给予本人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

    “招硕引博”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博士,每人每年补贴4万元安家费,每月补贴2000元学位津贴,三年津贴补贴共19.2万元。对符合条件的硕士,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安家费,每月补贴1000元学位津贴,三年津贴补贴共6.6万元。此外,还有人才公寓住房补贴、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

    “‘才聚荆楚·智汇黄石’工程措施25条”,对应届高校毕业生首次到黄石企业工作,给予300元/月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6个月;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方面,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最高额度20万元、符合条件的个人合伙创业最高额度11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额度500万元;同时,还有创业补贴、项目资金扶持、社保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

    “重点产业链企业聚才用才10条”,对企业委托中介机构以全职方式新引进紧缺的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工作一年以上且贡献突出的,分别给予用才企业每人6万元、3万元的引才补贴;对新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团队,经申报认定为市级创新创业战略团队,按不同梯次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经费支持。

    遴选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对每年入选市级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给予10万—30万元经费支持;对新引进的科技创新团队在重点产业链科技攻关、共有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成果,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 黄冈

    院士一次性发放安家费100万元

    长江日报记者从黄冈市委人才办获悉,近年来,黄冈坚持以人才“第一资源”激活创新“第一动力”,深入实施“高端人才集聚”等专项行动,打造“聚才兴黄·冈好有你”活动品牌,建设“东坡茶座·人才客厅”活动阵地,推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薪酬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对引进在黄冈创新创业的两院院士、国家重点联系服务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发放安家费100万元,连续5年每年发放生活津贴5万元。两院院士在黄冈设立工作站,给予1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提供办公用房。

    对引进在黄冈创新创业的省重点联系服务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发放安家费50万元,连续5年每年发放生活津贴3万元。黄冈市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重点联系服务专家和省重点联系服务专家名单的,分别给予用人单位20万元、10万元奖励。中介服务机构引荐的在黄冈申报入选国家重点联系服务专家和省重点联系服务专家名单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在黄冈就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连续5年分别给予每年5万元、1万元生活津贴。

    对黄冈企业从高校、科研院所柔性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才担任企业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总监、技术顾问等职务的,经年度绩效评价后按照企业支付专家教授报酬金额的50%择优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企业引进的科技人才入选黄冈市高层次人才的,按上年度所缴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100%的标准予以奖励,连续奖励3年。

    专业技术人才在黄冈承担、实施国家级计划和项目,按照1∶1比例给予资金配套;其成果(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励。本人或团队参加国内外比赛,获得国内最高荣誉奖励,给予最高30万元一次性奖励;获得国际最高荣誉奖励,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