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作:职文胜 陈昌 殷雪君
(上接第一版)
从大型商场到街边小店,空调早已成为武汉度夏标配。今年夏天,武商集团旗下实体门店主打免费纳凉,冷气豪横开放,还在商场架设了超过100个纳凉点。不少商家奉上免费茶水小食,供应大麦茶、柠檬水、酸梅汤等饮料,让大家舒舒服服逛商场、乘个凉。一些室外的娱乐场所也加装了户外空调等系统,让游客轻松游玩。黄鹤楼公园里,新布置了5处纳凉点,新增了5处雾森系统,纳凉点均配备了座椅,安装了空调、冷风机等设备,让游客游园体验清凉一“夏”。
为保障市民夜间出行需求,促进“夜经济”,武汉地铁结合线网客流状况,6月1日至8月31日延长2号线,5号线周五、周六运营时间。此举重点惠及中山公园、万松园、江汉路、街道口、光谷步行街、昙华林、三角路等商圈、景点、美食街区,沿线市民游客深夜出行将更加方便。
■ 发展助力,魅力武汉常来常新
在岁月的洗礼中,“苦夏”二字早已成为过去,新潮与传统在武汉的夏天同频共振,各种新鲜的玩法、周到的服务,让武汉的夏天不一样,处处有惊喜。
家住赵家条的桂女士记录了一份“暑期遛娃笔记”,从7月以来已经体验了十几种不同的玩法:在东湖水上基地玩桨板,在园博园体验竹床阵,“夜上黄鹤楼”这次上新了“皮影戏”,在汉口江滩江边踩水、看了长江灯光秀和露天电影,在黄陂姚家山香溪谷溯溪、观星……8月的“遛娃清单”里,桂女士还计划带孩子去木兰草原玩激流勇进,体验一次张公堤夜骑,去汉阳新开的冰雪乐园……她说,一直以为只能在家吹空调的武汉夏天,没想到这么好玩,感谢孩子,让她重新体验了童年,也发现了武汉夏天的新鲜可爱。
越来越多的人,在体验中爱上武汉的夏天。“昨天晚上我从广东来的朋友去东湖咖啡小镇,老板跟一圈朋友喜欢音乐,还给我们轮流不停地弹唱,氛围怪好的。”8月5日,武汉“90后”李青这样说道。在李青的接待下,广东游客刘女士一家三口在武汉待了三天两晚,就住在东湖边。此次来汉,刘女士夫妇俩专门带着4岁的孩子前往光谷体验了“空中飞车”,“感受到武汉这座赛博之城的科技魅力”。
“两年前我来武汉玩过一次。真没想到,两年没来,武汉又多了这么多新玩法。”刚刚大学毕业的骆骆和朋友们对武汉上新的速度大加赞美。他们把毕业旅行的最后一站留给了武汉,去极地海洋公园看了今年刚推出的360°球幕电影,去武汉植物园体验了“洛神繁花夜”东湖光影潮玩节夜游活动,这座城市的夏日奇幻之旅真的是太丰富了。
最吸引骆骆到武汉的,是武汉欢乐谷HOHA音乐节。今年的音乐节上,有好几个她喜欢的音乐人。也许每个年轻的灵魂,都渴望一场夏天的音乐节。骆骆说,当说唱音乐如心跳般有力的鼓点在现场响起,每一个音符似乎都跳跃在夏日的热浪中,她和朋友们在夏夜的晚风中跟着节奏摇摆时,感觉此时此刻就是青春里最值得被记住的瞬间。
今年夏天,武汉老网红巴公房子也和以前不一样了。每到周末晚上,巴公房子路口处都会支起一个个卖酒和咖啡的小摊。慢悠悠地寻一个安静地方坐下,吹着晚风喝一杯小酒,让不少外地游客惊喜。其中一个鸡尾酒摊位的老板说,把摊位选在巴公房子前,是因为这儿“闹中取静”,和沿江的马路有一点距离,隔开了车水马龙。这些承载了武汉历史感的建筑赋予了夜色别样的情调,和鸡尾酒的惬意交融在一起,别有韵味。客人们来他的摊位点了酒便开始畅所欲言,游客和市民常因在他的小摊喝酒因缘际会,成了朋友。
就在不远处,晚上10时的胜利街已经变成了“武汉精酿一条街”。从合作路到一元路,800多米长的路段上汇聚了14家精酿小酒馆,年轻人更喜欢坐在店外街边的椅子上,喝着酒,聊着天,看着路上往来的行人和车辆,感受着武汉的夏夜。夜里11时,霓虹和朗月一起填满了西北湖的夜空,不少人坐在湖边的小酒馆里,吹着掠过湖面的微风,来上一杯啤酒,卸下疲惫。而离汉口火车站不远的马场角横路,网红店余艳梅拌面世家、小民大排档店内店外依旧人声鼎沸,取牛肉面的窗口排起长队。有外地游客坐在店门口的红色高板凳上等待,身旁的本地朋友立刻“纠正”他:“这是用来当桌子放碗的,矮板凳才是坐的。”彼时,热热闹闹的武汉夏天,还在延续活色生香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