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人才)顶级大赛办在家门口,让优秀人才刚下赛场即能登上产业主场。8月16日,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决赛在光谷落下帷幕。16支队伍与东湖高新区及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单位现场签订意向引才协议。
“芯片是现代工业的粮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支撑,我国正在用超常规手段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尤其是要积极探索集成电路产业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和研究生培养模式,让教育、科技、人才更紧密结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培养质量处相关负责人寄语,武汉能够创造更多“第一”,在应用的土地上涌现出更多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成果。
据了解,本届大赛被各方评价为政产学研用合作办赛样板,在汉首创“光谷赛道”。华工正源、高芯科技、云岭光电、精测电子、聚芯微电子、九峰山实验室等多家光谷企业共出了10道题。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团队积极“答题”。颁奖当日,共有16支队伍获得光谷赛道专项奖,他们将共同分享东湖高新区的奖金。大赛主赛道获奖的队伍还有机会在武汉收获发展红利。
创“芯”之星获奖者落户光谷,可直接认定为光谷“3551优秀青年人才”,给予30万元资金资助(分3年拨付),其他奖项也有对应资助。获奖团队落户光谷后,可享受求职对接、工商注册、落户安居、人才政策申报等服务。
创“芯”大赛的创立者之一、清华大学教师周祖成说,期待更多的企业出题,参与“答题”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他说:“武汉光谷作为国家集成电路的战略布局区,坚持发展产业的初心和韧劲。同时,校企在追‘芯’这件事上同心同向,发展集成电路拥有非常好的城市环境。”
武汉正在成为集成电路创新高地。据介绍,武汉2023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480亿元,目前已集聚上中下游企业200余家,在集成电路领域拥有相关院士9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设置了集成电路相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