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同治重现河道好风光

黄孝河与机场河水环境治理获国际大奖

长江日报 2024年08月17日

    治理后的黄孝河、机场河二期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好风光。

    长江日报讯(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张思聪)8月16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在刚刚结束的国际水协会(IWA)的世界水大会上,2024年度IWA项目创新奖(简称PIA)结果揭晓。我国共有8个项目获奖,包括4个金奖、2个银奖和2个铜奖。武汉黄孝河与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获得银奖。

    IWA是全球水环境领域最高学术组织,其颁发的项目创新奖(PIA)被誉为水处理领域诺贝尔奖。该奖两年评奖一次,以鼓励全世界同行业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葡萄牙、印度、孟加拉国、沙特、澳大利亚等34个国家的108个项目参评,最终18个项目获奖。其中,在多个城市成功推广的“中国污水资源概念厂”项目获得创新大奖,这也是中国项目首次获得IWA创新大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水环境治理作为生态保护的关键一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投入。从城市到乡村,从江河湖泊到小微水体,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一场水环境治理的“绿色革命”,旨在恢复水体自然生态,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此次获银奖的黄孝河与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武汉的生动实践。

    2019年起,武汉针对黄孝河、机场河黑臭水体问题展开流域治理。项目亮点在于构建了长达3050米的浅层污水传输隧道,这不仅是华中地区首例,还引入了高效的MBR膜过滤技术,让污水重焕清澈。

    项目负责人称,武汉的治水之道在于“水里的问题岸上解决”,即“水岸同治”。他们不仅深入排查并修复了管网,阻断了外部污水渗入,提升了管网效率,还通过清淤、补水、绿化及生态放流等措施,全面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实现了从根源上解决黄孝河、机场河的水体黑臭问题。

    如今,黄孝河、机场河排涝及自净能力双提升,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