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倪馨禾)8月27日,长江日报记者见到陈龙时,他正在江岸区二七街道长建社区参与面向小学生的公益知识讲座。作为革命后代,他多次进社区、进学校,给青少年讲述红色家风故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022年、2023年,陈龙连续两年被评为江岸区优秀政协委员。
“我的奶奶叫李声英,是李书城的二女儿。我的曾外公李书城,是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部长……”目前,陈龙就职于江岸区千穗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他告诉记者,2018年去世的奶奶李声英,生前一直以“再难也不向国家提要求”的家训治家,他时刻谨记于心。
陈龙对奶奶曾经讲过的一段往事至今记忆犹新。曾外公李书城赴京任农业部部长前夕,奶奶半开玩笑地说:“您把我们也一起带到北京吧。”曾外公很严肃地拒绝了奶奶的请求,对她说:“我到北京是去工作的,你们在武汉也可以生存。你也是成年人了,凡事要靠自己。”
李声英格外珍惜父亲留下的这份历史荣誉。她常常告诫孩子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有再大的困难,也绝不能找关系、找熟人、找政府。5个儿女也一直听从母亲的话,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孩子上学,哪怕再困难,也从不提及自家的身世,从不请求组织照顾。
2008年,李声英在90岁生日之际,又为全家25口人立下家规:再难也不向国家提要求。
直到2009年湖北省征集功勋人物资料时,陈龙整理了一份李书城的资料上报,有关方面才了解到李声英老人的身世,为老人办理了最高额度的低保。
在百步亭悦秀苑,37平方米的廉租房、简单的家具、窄小的客厅容不下太多客人立足,这里就是李声英的家。这是有关部门在得知李声英全家的困难后专门为其申请的廉租房。而在2011年之前,李声英祖孙三代四人一直挤在大智街一处面积仅32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生活。
2018年12月,李声英在临终前再三叮嘱子孙,要节俭办后事,把红色家风代代传承。
本月中旬,陈龙作为“极伟少年强”青少年公益组织负责人,带着13名学生前往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等地,实地感受那段红色历史。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陈龙说,自己要把好家风传扬下去,也将持续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更多人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