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为折枝桃花纹洗,下为碧筒杯。
网友@段若鱼 摄
■ 今日故事
珐琅器上看到中西文化交融
8月中旬,在一位从事历史文化相关工作的朋友推荐下,我去湖北省博物馆观看了“浮金流燦——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说实话,看展之前,我没有刻意去了解相关文化和艺术特点。走进展厅的那一刻,我被惊艳到了。
这是一场视觉盛宴,可以用4个字形容特展现场——花团锦簇。入口处的背景墙将展出的主题与色彩巧妙融合,让我眼前一亮。往里走,各式各样的广珐琅展品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了解到,这次特展的展品为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珐琅器,其中有很多来自乾隆时期。难怪和我同行的朋友一直在我耳边重复感叹:“这就是那种‘极繁主义’,这些展品确实有乾隆时期的特点。”
漫步其间,我越发觉得这个展览值得一看。除了常规的花鸟虫鱼等主题纹样外,在很多珐琅器上能看到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
我还通过展览的展板介绍文字了解到各种纹样,包括蝙蝠纹、西番莲纹、蕉叶纹、锁子纹等。随后,我欣赏展品时变得更加“内行”了。其中,折枝桃花纹洗、碧筒杯是我最喜欢的。前者的口沿处有3只寓意吉祥的“蝙蝠”,十分有趣。后者则状如一朵盛开的花,绿色花茎配上粉色花瓣,在灯光的照射下华彩流光。我暗自感慨:“制作这些器具的个个都是艺术家。”
我环顾四周,发现看展的人们都在凝视、惊叹、拍照,都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件精美展品。这个展览还有两个“意外之喜”——现场设置了拍照留念区域和盖章区域。我当天没有带盖章本,灵机一动,拿了一张餐巾纸请工作人员盖章。
回去后,我在朋友圈里推荐了这个展览。不少朋友被照片吸引,纷纷向我咨询。我跟他们说,这个展览真的值得一看。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段若鱼
◎ 延伸阅读
据了解,“浮金流燦——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展出时间为今年8月10日至11月10日,展览地点为湖北省博物馆南馆3楼临时展厅。
■ 今日美文
璀璨江城夜
8月27日晚,我从上海坐飞机返汉,在空中看到绚丽多彩的夜景,心中产生一种震撼——这就是灯火里的大武汉!这就是宛如星光璀璨的江城夜!这种美体现了家的温馨,更凸显了腾飞的力量。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熊军武
■ 今日热评
花15元能吃到7个菜,比我平时点外卖划算、种类多,而且卫生干净看得见。强烈希望我家附近也开一家这样的社区食堂。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星星 点评《15元7个菜,15分钟送上门,这家社区食堂走红汉正街》
(整理: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