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驻京记者柯丽芬)“大家好,我叫鲁静怡,今年19岁……”1月16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鲁静怡坐在主席台上,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腼腆微笑着自我介绍。
这次见面会上的5位主角都是“00后”,而且都是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去年9月,我国选手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共获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
长江日报记者查阅国务院新闻办自2016年以来举办的93场中外记者见面会,发现这是“00后”第一次在这里成为主角。
2005年出生的鲁静怡是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学生,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了我国在这个项目上的两连冠。经过勤学苦练,鲁静怡能把误差控制在常人几乎无法感知的正负0.001克内。
“经过我们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传承了,我们终于从追赶者成了领跑者。”20岁的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学生李宏宇自豪地说。他的夺冠项目是信息网络布线,网络就像“高速公路”,而布线就是“修路工”。
来自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22岁的教师张宇鹏和苏州市吴中技师学院22岁学生刘欣茹分别在珠宝加工、糖艺/西点制作项目上,实现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金牌上“零的突破”。5年来,张宇鹏累计训练的时间超过1.8万小时,他在分享时说,学好技能贵在坚持,难在耐得住寂寞。刘欣茹每天一站八九个小时,手经常被烫出泡。她认为,强大的热爱可以抵挡一切困难。
22岁的龙伟杰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了数控铣项目的金牌,这也让我国在该项目上实现了五连冠。这个项目允许的误差范围是0.02毫米,这差不多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4。龙伟杰认为,五连冠的背后蕴含着强大的工匠精神和团队精神。
“相信他们的故事会激励更多的青年人学习技能、热爱技能,让技能照亮更多人的未来。”当天,见面会主持人表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追求梦想、创造未来的不懈努力,看到了技能成就精彩人生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