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墙上是满满的回忆。

母亲游黄鹤楼的照片。
■ 故事
我为77岁老母亲做了一面照片墙
“刚从地里扯的嫩地菜,你们带回武汉包饺子,特别香……”
又到一年离乡回城时,77岁的母亲一趟趟地忙碌着,把后备厢塞得严严实实,嘴里还不停地念叨。我照例用手机抓拍,学新闻的女儿则用口袋相机录制了一段2分45秒的视频,完整地记录下母亲对儿孙满满当当的爱。这似乎是一种默契,我和我的一双儿女都想用影像定格与她相处的每一刻,让时间的脚步慢些,再慢些。
每年春节,我都会把这一年为母亲拍的照片,精心粘贴在老屋的照片墙上。8年前,父亲猝不及防地离去,赶回老家料理后事时,搜寻了好久才从一张合影中抠出父亲的照片作为遗照,那一刻,我的心中满是酸楚与歉疚。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多为她留下一些影像记录。
今年的照片墙新增了母亲在武汉的留影。母亲晕车严重,不愿意离家。去年五一假期,母亲因为一个小手术,在我们的软磨硬泡下,终于来到了我工作和生活的武汉。出院后,我带着她逛江滩、游园博园、登黄鹤楼、过武汉长江大桥……母亲脚步蹒跚,却惊叹连连,嘴上说着不愿四处跑,可每到一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说,父亲曾说有机会要带她来儿子这儿看看,她替父亲实现了这个愿望。
我带着母亲到我工作的学校转转。我们在假山回廊坐下,九岁的儿子拿起手机拍照,一句“笑一下”,就让母亲笑得合不拢嘴。坐在教室里,从未上过一天学的母亲脸上写满了欣慰。在儿子上的小学校门前合影时,一缕晚霞的光芒正好打在母亲身上,她的笑容如同春日盛开的花朵,灿烂又温暖。
晕车的母亲尝试乘坐手扶电梯时还有些生疏,需要我在一旁搀扶。但不久之后,她便能自信满满地独自乘坐电梯了。为了留住这份“成长瞬间”,我拍下了母亲第一次乘坐手扶电梯的小视频,画面中的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显得格外坚毅。她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由衷地欣慰。这些记录下来的瞬间,将成为我们照片墙中温馨而真实的一页。
这个照片墙满载着我们的足迹与欢笑。母亲也会挑选儿孙的照片放上去。她说,看到照片,就像我们都在身边。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也总会像个孩子似的兴致勃勃地介绍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她还满心期待地说,今年会第二次来武汉。我们盼着那一天的到来,真心祈愿母亲能一直健康快乐,让这照片墙上的故事,一直延续下去。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青山依旧在
(整理:长江日报记者王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