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张曼舒)2月27日,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长江日报记者获悉,今年将新建120余个养老服务设施,其中包括65个老年人供餐点。
2月28日中午,硚口区长寿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一楼的幸福食堂里,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食堂准时开餐,每日精心准备两荤两素的午餐,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只需7元,60岁以下居民购买则是10元。11时30分,已有20余名居民在此就餐。厨房内,炒菜机器人正在工作。记者了解到,机器人能熟练制作100余种菜肴,完成每道菜只需三四分钟,考虑到老年人的饮食健康,餐食一般会设定少油、少盐、少糖。
如今,全市老年人供餐点已达800多个,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城区的老年助餐服务也在稳步推进,覆盖率持续提高。
食堂所在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里,还有休息室、阅读室。中心老年学校开设的乒乓球、形体训练、拉丁舞、养生课等课程也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居民王奶奶为服务点赞:“现在在家养老,感觉心里特别踏实,方方面面都被照顾到了。”
2月28日上午,长寿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为居民陈爷爷测量血压,进行基础体检。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上门1至2次,不仅为老人体检,还会陪老人聊天,并记录健康数据。一旦有需要,会迅速联系社区家庭医生。站点负责人介绍,每逢节庆,站点都会精心策划主题活动。“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活动将围绕健康养生主题开展。
武汉在全国率先搭建“市、区、服务机构联动”的家庭养老床位管理系统,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将专业照护与远程支持、智能辅助紧密结合,将专业服务送入老人家中。
据悉,我市家庭养老床位每月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不少于2次,基础照护服务不低于10小时。今年,武汉市还将开展万名独居老人安全守护和千名百岁老人健康守护行动,积极探索“产品+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时,为1万名以上独居老人配置红外探测器、烟雾报警器等安全监护设备,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1000户以上,推动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全覆盖,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000张,持续完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运营机制,让老人在家中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