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上午8:15,国歌声响起,正在入校的学生停下脚步,向国旗方向敬礼。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韩露)3月18日清晨,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的学生正陆续走进校门。8:15,国歌声响起。校门外,正匆匆走来的学生、家长停下脚步,站在人行道上,面向国旗的方向敬队礼、行注目礼。
这一幕,每个上学日都能在常青树实验学校看到。除了每周一举行隆重、集中的升旗仪式外,每周二至周五的早晨,也会奏国歌、升国旗。从2014年建校至今,升旗仪式已成为一项传统,听到国歌奏响就立定行礼,也成了师生们的自觉行动。
校园内,早到的孩子,有的在操场上锻炼,有的在教室里晨读。国歌声一响,正跑跳着的孩子原地站好,注视国旗冉冉升起。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国歌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操场上又重新欢腾起来。5分钟后,孩子们回到班级,开启一天的学习。
六(13)班的袁瑾欣是学校国旗班里的擎旗手。一年级入学第一天,她刚踏上学校大门口的台阶,就听到了国歌声。“当时,周围的哥哥姐姐都停住了,站得笔直,我虽然不懂为什么,但也跟着这样做,感觉很光荣。”袁瑾欣说。每天响起的国歌,在她心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四年级加入国旗班后,“爱国”二字变得更加具体。每一次踢正步、每一次扬起国旗,都是她在表达爱国之情。目前,学校国旗班有40余名学生。每天举行的升旗、降旗仪式,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成为国旗班的一员,在身体力行中滋养爱国之心。
被校园里的升旗仪式感动,四(8)班的谭舜华专程去北京看升旗仪式。凌晨的天安门广场上,谭舜华被爸爸扛在肩头,眼含热泪高唱国歌。“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五星红旗就是最美的风景,也明白了我将为了什么而努力。”谭舜华说。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章文悦曾在常青树实验学校度过5年时光,听到国歌声就起立的习惯延续至今。有人曾跟她说,在学校外面没必要这么严格,“但我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国歌都该站着认认真真地听”。
十年如一日,只要国歌响起,学校的保安、清洁工人、食堂师傅也会停下手头事,面向升旗台方向行注目礼。58岁的保安张四清在学校工作8年,最初,他看到校门外赶路的学生停下脚步敬队礼时,特别惊讶。“没想到小孩子这么自觉,在校园外也这样庄重认真。”现在,每当国歌响起,他也是停下脚步、肃立致敬人群中的一员。
“爱国是一切的基础,升旗仪式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常青树实验学校副校长陈刚说,除了每日举行升旗仪式,学校还会利用“微课”时间给孩子们讲爱国故事、国家大事,举办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