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张衡 通讯员王琴
6月5日上午9时,65岁的李惠娟从青山乘地铁抵达蔡甸新庙村站。站内,许久未见的11名红钢城老街坊如约而至。站外,一辆白色依维柯静候在路边。
新庙村地铁站距离玉贤街道农力村13公里路程,沿途是连绵的小山和成片的园艺花卉、园林苗圃。20分钟后,李惠娟一行抵达了此行目的地汉赛跑跑花园。
玉贤街道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中国园艺小镇”,也是武汉首个国家级特色小镇。这里三分之一的人口、两千余户村民从事园林园艺工作,汉赛跑跑花园是当地83家园林企业之一。
抵达园区,李惠娟一行汇入上百人的“银发队伍”。园区工作人员朱元芳拿着麦克风走在队伍前排,边唱边跳。户外音箱播放着“茉莉花”等经典民歌。她的身后,活力十足的老人们跟着节拍,踩着小碎步,舞动着双臂。
乘森林小火车,西湖湿地拍照打卡,投喂孔雀……一上午大家好不热闹。
中午,拥有40多张桌子的餐厅坐得满满当当,煮豆丝、侏儒三蒸、牛骨头、土鸡汤等蔡甸特色美食一一摆上桌。
下午,有人选择唱卡拉OK,有的玩棋牌,有的钓鱼。晚上,星空之下,熊熊篝火燃起,老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植被茂密,有山有水,空气好,吃吃农家菜。”
“大家都不年轻了,爬山也爬不动了,这样的微度假很适合。”
“带孙子,出不了远门。有地铁,有免费接驳车,很方便”
……
老人们选择来这里,理由多种多样。
6日中午,李惠娟拎着大包小包的豆丝、土鸡、干萝卜等土特产踏上返程路。
“我们每天都要接待200多人。天气凉爽时,还要提前大半个月预定呢。”朱元芳说。
去年4月,朱元芳为照顾老人和孩子,从汉阳一家美容院辞职回村,“刚回乡,这里冷冷清清,游客也少”。
汉赛跑跑花园占地500亩,由苗圃升级而成。公司负责人黄建林说,去年初,玉贤街道组织辖区园艺种植户前往长三角考察,谋求转型。
“上海近郊的农家乐、露营基地,甚至星级酒店都瞄准了银发族,推出名为‘玩一天’的定制服务。”黄建林说,现在老年人心态年轻,经济宽裕,时间充裕,对生活品质也很讲究,“相较单纯做年轻人生意,这项业务竞争更小,还能将游客留下来,盘活住宿、餐饮和土特产消费”。
“两天一晚包吃住,每人收费两三百元。依托苗圃现有景观,也不用增加投入。”黄建林说。
园区去年4月开始转型升级,游客转发景区视频,现场兑换小礼品。如冬天送蔡甸莲藕,现在送花露水,饮料。渐渐地,这个苗圃基地在江城老人群体中有了名气。
“现在生意好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村民就有200多人。有村民还用自家农房开起了小商店。”农力村党支部书记杨志伟说,村委会积极撮合汉赛跑跑花园与村内其他苗圃合作,互相赋能,共享林地土鸡的供应、果蔬采摘等。
为让银发老人在玉贤畅行“诗与远方”,玉贤街道编制完成园艺小镇控制性规划,打造特色街区、品质酒店,协调导入连锁商超、全民健身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完善园艺小镇核心区玉湖公园、小镇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玉贤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园艺小镇年接待银发客已超过10万人次。亘美农学园、半里村湾、鹿瑶里等文旅项目也接连“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