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周恋芹
6月15日上午,江夏体育馆门前广场上人头攒动,一场由武汉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江夏区人民政府、长江日报传媒集团联合主办,23家金融机构共同积极参与的防非市集拉开帷幕。
■ 23家机构组成“防非联盟”
当日上午8时许,江夏体育馆门前广场“变身”防非市集。不同于传统宣传展位的单调,主办方此次花了不少心思设计:主背景板是蓝白相间的“安全盾牌”造型,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上午10时,每家金融机构的展位前都围了不少市民。他们有的询问如何理财,有的询问如何识别非法集资。
“年化收益率12%,比银行理财高得多,不仅能养老,还能赚钱。这样的宣传可千万不要信,守好您的养老钱。”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告诉展位前的老人。
一家证券公司工作人员指着宣传单上的项目说:“轻信内幕消息,加杠杆炒股,结果血本无归。正规券商绝不会通过微信私下指导操作。”
这场看似普通的“摆摊”是金融机构“防非联盟”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非法集资花样翻新,非法金融陷阱屡见不鲜,单靠一家机构宣传,其覆盖面有限。
为形成宣传合力、扩大宣传效果,市委金融办和长江日报传媒集团经过近一个月的积极筹备,联合银行、证券、融资担保等23家机构,覆盖全链条金融风险场景,举办了这场充满关爱的防非市集。
■ 把防非变成“小游戏”
为了增强趣味性,让市民在游玩中学会防非知识,主办方还专门设置了“套圈游戏”。每人3个圈,前方地上摆着3排金黄色的小猪存钱罐,只要套中,就能拿走。虽然游戏简单,但是其意义不简单。
看到游戏现场上方的招牌上写着“玩套圈,防套路”,市民就能明白主办方的深意。“非法金融活动套路很多,一定要小心。”刚刚套中一个存钱罐的刘爷爷笑呵呵地说。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有奖问答区。工作人员问:“承诺保本高息的投资能不能信?遇到刷单返利的兼职,该怎么办?”答对的市民能领到印着防非警示的帆布袋、印着常见非法集资手段的冰箱贴。
退休不久的王大爷举着刚领到的帆布袋感叹:“我以前总觉得非法金融活动离自己远,今天听你们这么一讲,才明白高息养老都是套路。”
■ 天天都是“集中宣传日”
上午11时许,活动接近尾声,市民们提着装满资料的帆布袋陆续离开。据统计,23家机构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咨询100余人次。
每年6月15日是全国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但是防非宣传不是只有这一天,而是一年四季365天,天天都要宣传。
防非打非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部门、各区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市委金融办负责人说:“今天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防非打非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是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守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使命。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新起点,强化法治引领,培育公众法治思维;强化协同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创新驱动,探索多元化宣传路径,持续扩大宣教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