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党员熊佳强戍边32载 如今活跃在社区当志愿者
长江日报 2025年06月28日

    熊佳强展示获得的奖章。

    栾嘉雯 摄

    □ 长江日报记者杨蔚 通讯员况昕昀 何腾滨

    71岁的党员熊佳强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27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走进熊佳强老人的家中,室内陈设简洁,他身上一件穿了多年的橄榄绿T恤有些褪色,电视机旁摆放着装有参军时合影的相框擦得反光。

    桌子上,熊佳强刚获得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与三枚个人三等功奖章摆在一起整整齐齐。“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时刻,党组织的关怀让我倍感温暖。”抚摸着这枚纪念章,熊佳强有些激动,“退休不褪色,我要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党员本色。”

    1972年,18岁的熊佳强从秭归老家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驻守新疆的边防战士。

    他回忆,在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新鲜蔬菜匮乏的边境线,“我们就站在刺骨寒风中执勤,帽檐下的眉毛、嘴巴常凝结冰碴”。

    “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身边的党员战友们从未退缩。”熊佳强说,他受到榜样力量的感染,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975年3月15日,在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熊佳强成为同乡中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战士。“入党是优中选优,是组织对你工作的最大认可,这是一种无比的光荣!”50年前那个终生难忘的时刻,熊佳强已然清晰记得,“当时虽然脸上冻得通红,心里却滚烫沸腾”。

    “驻守边境,就是守护自己的家。”怀着这样的信念,熊佳强在新疆一待就是32年,从边防一线到南疆军区,他始终用心坚守在岗位上,也亲历了我国边疆生态环境与交通建设的沧桑巨变。

    2004年熊佳强从新疆调至咸宁军分区,直到2009年5月退休。

    退休后的熊佳强闲不住。近年来,他主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发挥书法特长,为居民写书法、作对联,组织参与社区文艺汇演、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活动。

    “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日子过得很充实。”他说。作为中南路街道下徐家湾社区双星大厦小区楼栋党小组长,在2023年小区推行信托制物业后,熊佳强积极协助业委会成员,走访搜集居民意见,推动召开业主代表大会。在众人群策群力下,现在小区环境焕然一新,自发建成的小花园也一片生机盎然。

    “我一直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社区志愿者合影中,头发花白的熊佳强依旧腰杆笔直。

    “我和老伴还有女儿、女婿都是党员。”熊佳强骄傲地说,妻子当年随军在南疆任教时入党,女儿、女婿也都在部队光荣入党,“我经常告诉家人,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为党的事业多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与采写: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