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机动车充电停车场建成后,地铁口停车更加规范了。
长江日报讯(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肖莉 王越)6月24日,位于武汉地铁3号线体育中心站D出入口的一座非机动车充电停车场投入使用。这处占地540平方米的小微空间改造,不仅让市民停车充电更加方便,而且解决了地铁口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的问题。
地铁体育中心站D出入口毗邻市民服务中心、江汉大学与万达商圈核心地带,日均人流量超2万人次,非机动车停放问题长期困扰市民。起初,城管部门通过规划共享单车停放区,有效缓解了路面拥堵,但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激增,充电难、停放乱等新矛盾逐渐凸显。“早晚高峰,电动自行车见缝插针地停放,充电线私拉乱接,安全隐患较大。”负责该片区巡查的城管队员陈强说。
面对群众诉求,城管部门迅速调整规划,将“便民”作为改造核心。经过实地调研、多方协调,仅用3个月时间,一座集停车、充电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停车场便投入使用。停车场共173个停车泊位,整齐划分为共享单车区与电动车区,140个智能充电端口配备防水雨棚,扫码支付、自动断电等功能一应俱全。
“充电每小时仅需0.5元,比市面上便宜一半,还能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充电状态。”家住万达华府小区的李阿姨是停车场的“常客”,她每天要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孙子上下学,过去常因找不到车位耽误时间。“现在停车场就在学校附近,停车有专人引导,充电也不用排队,连小孙子都说奶奶再也不用着急啦”。
武汉经开区城管执法局市政设施管理站副站长李昶介绍,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停车场的精细化管理同样贴心。城管部门安排专人每日巡查,不仅规范车辆停放秩序,还定期检查充电设备安全。后续还将根据使用情况,优化充电端口布局,增设夜间照明设施。
据悉,区城管部门还将联合消防、交管等单位,对三角湖地铁站、汉阳客运站等重点区域开展停车环境专项提升,解决“停车充电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