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 从“主战场”到“压舱石”
民营经济纳税户数
比一季度增长86.7%
民营企业不仅在“高精尖”领域闯出新路,也在细分领域焕发新意。
武汉恩斯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国内约50%的汽车座椅厂商采用该公司的测试设备;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燃料电池发动机,效率、可靠性和耐久性均刷新行业纪录;武汉市恒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为全国20多个城市的100多条地铁提供防水材料供货及相关服务,产品已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2529.4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2.7%;民营经济纳税户数达122.95万户,比一季度增长86.7%。
为啥武汉“小巨人”这么能打?创新所需的“阳光、土壤、空气与水分”,武汉在不断营造。
目前,武汉市正构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再到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实施初创育苗、小微跃升、骨干瞪羚、龙头引领“四个计划”。围绕民企“痛点”“堵点”,税收服务、资金供给、政策咨询等机制不断精准落地。
在这座城市,科技、资金、市场、人才等关键要素正持续向民营经济聚拢,形成“敢闯有人撑、敢拼有路走”的发展生态。
从“量”的突破到“质”的跃升,从产业转型的先锋到科技创新的主力,武汉民营企业正用一次次“进击”闯关夺隘,为城市注入持续向新的不竭动能。
下一个“破纪录”的节点,仍在等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