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万糖水铺外观。
实习生刘欣悦 摄

店主任先生在操作台上制作餐品。
实习生刘欣悦 摄
□ 实习生付克竞 刘欣悦 长江日报记者孙笑天
8月6日上午10时许,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银松路的九万糖水铺里,店主任先生和他的妻子陈女士正在清点食材、整理操作台。很快,他们接到当天第一份外卖订单。经过简单的眼神和手势交流后,他们立刻着手制作糖水。不到3分钟,一份精致的糖水就做好了,被仔细装进打包盒。
把这家小店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这对夫妻都是听障人士。他们用文字确认顾客的需求,用微笑回应每一位顾客。这间无声的小店里经常有温暖的故事发生。
■ 6年前从辽宁来汉创业
6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九万糖水铺。店铺外观干净简洁,周边布置了一些绿植,大门左右各摆了一张小圆桌供顾客堂食,左边墙壁上印刷着歌曲《告白气球》的播放界面。
店铺内,店主夫妻正在忙碌。记者与他们文字交流得知,任先生是辽宁人,陈女士是湖北人,二人均因病导致失聪,在长春大学读书时结识。6年前,他们从辽宁来到武汉创业。
“武汉人口数量大,特别是年轻人多,发展空间很大。”任先生在交流中写道。
经营这家糖水铺前,夫妻俩在汉口循礼门美食集市开过一家章鱼小丸子店。经营小店4年,他们将章鱼小丸子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糖水铺是个好项目,前景不错。家里人都支持我们。”去年8月,夫妻俩接手现在的糖水铺。除了售卖糖水外,他们没有放弃曾经的手艺,“章鱼小丸子”仍被作为招牌,在外卖平台上广受欢迎。
■ 双手递给顾客表达谢意
很多人疑惑:“听障店主如何与顾客沟通?”在任先生看来,这完全不是问题。在店内的点单台上,除了显眼的菜单,还立着一块“温馨提示”小牌子,上面写着:“哈喽!这里有听障小店主。请您用手指指点单,感谢您的理解哈!”提示后面还备注了一句:“有什么问题或者提议可以用手机打字沟通哈!”
顾客张女士第一次到九万糖水铺,看到点单台上的提示后,用手指指向“招牌芋圆冰粉”。任先生微笑着点头,马上在操作台上开始制作,熟练地舀取糖水、搭配配料。制作完成后,他双手将糖水和餐具递给张女士,并表达谢意。
“店主夫妻都是听障人士,让我感到挺意外的。我觉得他们很勇敢。”张女士谈起与任先生的交流,颇为感慨,“他递糖水时是双手慢慢递过来的,连餐具都是双手递的。店主是一个很好的人。”
在这家无声糖水铺,大部分顾客看到提示后都会用手指着点单,少数有特殊需求的顾客会在手机上打字与店主沟通。记者看到,任先生打字速度很快。他说:“我俩都是本科毕业,用文字交流完全没问题。”
刚开店时,二人曾面临资金紧张的压力。“我们心态好,觉得把事情做好就行。”面对外界的压力,任先生和妻子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糖水铺的生意逐渐好起来。
“现在,我们一天能做100多单。”每天上午9时,夫妻俩准时起床收拾,10时30分开门营业。任先生介绍,小店通常下午和晚上比较忙碌,他和妻子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充实、不辛苦。
记者注意到,小店的商品单价在10元左右。一天100多单,营业额可超过1000元。
■ 老顾客会帮忙介绍新顾客
任先生介绍,经营糖水铺的一年里,他和妻子每天都感受到了满满的善意。
“老顾客比较多,老顾客会帮忙介绍新顾客。”任先生说,有一次,一位老顾客正在店里用餐,突然来了一位新顾客,他在点单台前徘徊了很久没有下单。最后,老顾客主动上前介绍店内的餐品,留住了这位新顾客。
“还有一次,两个女孩用完餐后给我们送了两杯奶茶。我们推辞不了,只好收下。”任先生表示,像这样暖心的小故事太多,数不过来。
外卖平台上,不少顾客在评价区留言,赞叹买的糖水味道好,并提醒新顾客用手机打字点单。
“大家买的时候最好用手机把要求写上,老板听不到。不要嫌老板不理你哦,人家人美、东西好吃。”网友“乐砾宝宝”在评价区留言。
记者看到打包台上贴着一张粉色便签,上面写着:“一定要放好勺子和签子!”这是店主对自己的提醒。
谈及未来,任先生说:“把糖水铺专心做好就行。其他的,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