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公交集团:大城奋进正当时 车轮滚滚向未来

于城市脉动中书写国企担当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19日

    武汉公交集团调度指挥中心。

    公交上新一批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再添绿色定制出行新力量。

    公交天猫养车店是拓新局、找新路的创新举措。

    公交大站快线K301路连接起武汉与鄂州。

    新能源公交车在停保场内充电补能。

    配备了无障碍翻板的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

    武汉市公交集团将在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人文化公共交通体系的征途上奋楫争先,为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作出公交贡献。

    ————————

    长江奔涌,见证英雄城市拔节生长;车轮飞转,承载千万市民美好出行。

    在描绘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蓝图的激昂时刻,作为城市运行“血脉”和文明进步“窗口”的武汉市公交集团,正以奋进之姿,将殷殷嘱托转化为服务大局、惠及民生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从织密智慧出行网络到引领文明礼让风尚,从深耕绿色低碳发展到勇拓创新融合路径,武汉市公交集团深度融入“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城市奋进曲,于大城崛起的壮阔画卷上,镌刻下坚实而闪亮的公交印记。

    此刻,让我们循着这辆承载梦想与责任的“奋进号”,探寻其乘风破浪的动能密码,展望其扬帆远航的崭新图景。

    ■ 聚焦主业赋能城市更新 织密交通网络激活区域发展新活力

    “公交可以开通到我们园区吗?”今年4月,一位在武汉软件新城工作的女乘客满怀期待的询问,让武汉公交第五营运公司迅速行动起来。

    通过实地探访,深入调研软件新城员工的出行需求和流量规律,最终,出台8条定制公交专线,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运行,分别由东湖高新、江夏、汉阳、汉口等多个区域直达软件新城。

    家住汉口球场街的梁女士就是这条定制专线的受益者,“每天不用转4趟地铁,从公交站上车,下车就到公司,超方便”。梁女士工作日通过“武汉公交”App预订公交D6522路通勤专线,不但节约通勤时间,还能预约上座位,如此方便、舒适的出行,在梁女士心中已然成为“美好一天的开始”。

    武汉公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公司再添绿色定制出行新力量,一批配备软座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即将分批次上线,全部投入到定制公交线路运营,重点服务产业园区企业通勤、大型社区专线、体育赛事接驳、演唱会定制专线等场景。

    精准的点对点服务,不仅让通勤族告别了挤车之苦,更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上半年定制公交合同收入同比激增80.6%,成为驱动企业主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服务民生的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8月14日凌晨5时,H85路“蔬菜公交”已迎来第一批乘客,新沟镇王家埚子村农户王汉生和李焕梅望着座椅旁百余斤辣椒和萝卜,露出期待的笑容。“没有这趟公交的时候,我们只能把蔬菜卖给菜贩子,现在乘车进城,每斤可以多卖一块多。”

    H85路“蔬菜公交”于2024年7月20日设立,武汉公交二公司得知菜农们的需求后,经过长时间调研、规划,为这些远郊的菜农们提供了快速、直达、便利的进城卖菜通道。

    目前,武汉公交已开通26路、295路、H85路等“蔬菜公交”十余条,一头紧系村民“钱袋子”,一头紧系市民“菜篮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暖心纽带。

    今年75岁的刘爹爹在江岸区二七小路附近住了30多年,最近他惊喜地发现,小区门口新增了一个公交站牌。“以前要走十几分钟去大路坐车,现在方便多了!”

    这一变化得益于武汉市公交集团深入社区、企业召开的77场需求会,收集了100余条意见。

    科学研判后,集团取消24条低效线路,优化调整31条线路,在二七小路、宁康路等8条曾经的公交空白路段新增站牌,并增加高新四路、云端一路等14条道路线网覆盖。

    荣誉是对付出的最好褒奖。2024年,集团以年均服务5.86亿人次、行驶3.04亿公里、双评议满意度99.9%的优异答卷,连续四年荣膺“武汉服务业100强”和“湖北服务业100强”称号。这些是武汉公交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中坚力量的实力宣言。

    2025年,集团将构建网络清晰、稳中有快、换乘便捷的全市公交快干线网络,围绕新小区、新学区、新商业、新文旅、新产业园区等客流集中区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0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70条,做好与地铁7号线延长线和11号线二期、三期的公交衔接,推进补空白、降重复、提效率。

    ■ 拓展副业带动企业创新 加速成果转化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今年3月13日,武汉市公交集团与湖北顺丰速运签署深度合作框架协议,在人力资源共享、公交运力复用、场站融合升级、品牌生态共建等方面展开合作。目前,顺丰已租赁4个公交场站进行分拣作业,力争到2025年底,建成20个顺丰营业网点。同时,74名经过培训的公交员工正以“共享用工”模式,参与到顺丰的派件工作中,预计下半年人数还会继续增加。

    场站资源的“二次开发”,让闲置空间焕发新生。

    在武昌螃蟹岬公交场站,昔日的停车区已变身汽贸综合体,提供汽车销售、维修保养、配件供应的一站式服务;游湖公交新能源服务综合体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加紧安装充电桩。这是个集公交停保、社会车辆充电、商业配套于一体的项目,完工后可切实解决区域内新能源公交车停放、维保以及充电等问题。

    车辆维保业务的“向外延伸”,彰显专业实力。在邓甲村维保中心,4位维保师傅正为一台中巴车做“全身检查”。这个原本只为公交自有车辆服务的车间,如今已与比亚迪、宇通等6家整车厂达成合作。2022年至今,武汉公交同步打造了环湖中路、中北路、邓甲村、陶家岭、古田等9家维保中心,逐步扩大中大型商用车的维保业务社会覆盖面。“公交维修的技术硬、价格实,我们车队的车都愿意来这里保养。”武汉某旅游大巴公司司机李师傅的评价,道出了“公交维保”的口碑密码。

    多元经营的“组合拳”更见成效。与天猫养车合作的公交养车店,凭借“国企背书+专业技术”的优势,年服务社会车辆2万台次,其中不少客户是“回头客”;中山路、罗家嘴、汉阳四新3个检测站通过“线上引流+线下服务”,月均收入突破160万元。

    “以前总觉得公交只负责开车,没想到产业遍地开花。”市民陈先生的感慨,正是武汉公交“主业强、副业兴”的真实写照。

    ■ 数智转型驱动服务升级 智慧“大脑”引领公交安全高效出行

    “请注意安全,谨慎驾驶!”8月14日9时许,正在营运的一辆公交车上响起语音警示语,系统监测到驾驶员出现违章行为,立即在监控后台弹出提示框,监控人员随即通过系统向该车发送语音提醒。这套已在100余台公交车上试运行的智慧公交安全管理系统,如同“数字哨兵”,整合车载设备数据,能精准识别疲劳驾驶、车道偏离、路口超速等风险,实时警告并远程干预。相关线路试运行以来,事故苗头和违章行为呈现下降趋势,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发生。

    2025年,智慧公交二期——安全管理系统全面试运行。集团将采购的299辆新车,100%搭载智慧公交驾驶安全预警系统,199台配备电子后视镜,134台装上主动安全+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早在一年前,集团就已完成智慧公交一期——营运管理系统建设并全面推广应用,构建了数字平台体系,实现线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公交运力仿真分析智能排班调度、公交运营实时监管、手机终端实时监察,初步构建了公交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形成运营监管“发现—研判—追踪—解决”的工作闭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在集团信息中心,技术团队正通过“智慧公交”系统监测全市线网运行状态。运用大数据和AI算法,屏幕上的线路图根据实时客流和路况不断变化。“过去调整线路更多依赖经验,现在数据提供了更科学的决策依据。”一位技术人员表示。

    2025年上半年,集团运用智能算法优化了134条线路,覆盖率达20%,运营效率得到提升。

    市民彭女士是智慧公交的受益者,她熟练地打开“武汉公交”App,“车辆位置、到站时间一目了然,还能预约定制服务”。这款下载量已28万次的公交乘车“宝典”,独有的定制公交功能让个性化出行一键直达,成为市民的“智慧出行管家”。

    2024年,“武汉公交”App获得软件著作权,“公交驾驶安全预警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

    ■ 践行使命扛牢国企担当 厚植民生基因融入发展血脉

    7月25日,公交294路3452号车刚靠近杨汊湖车站时,驾驶员李小平就看见一位老人坐着轮椅,由另一位老人照顾着准备上车。他快步走下车,来到老人身边,一边搀扶一边帮助将轮椅抬上车。

    像这样的情景,在武汉公交线路上每天都会反复出现。

    有着66年悠久营运历史的电车2路,沿线有不少医院和学校,在这条老年乘客占比超50%的公交线上,均配备了电子驻车、电子后视镜、玻璃天窗、残疾人无障碍翻板乘车盖、轮椅停靠位、应急按铃等设施设备;公交750路考虑到线路老年乘客多,全线更换了一级踏步低地板和无障碍翻板的纯电动新能源车型,让老人上下车不再“登高爬低”,还配备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并对急救知识和突发情况应对处置进行培训;公交315路为老人发放紧急联系卡,讲解乘车注意事项,车厢内还配备了一次性雨衣、口罩以及速效救心丸等应急物资,线路开通12年来,驾驶员帮扶老人的善举不断涌现……

    武汉公交日均服务50余万人次老年乘客,占比高达31.4%,居全国前列。集团大力推广低地板、低入口公交车已达2500余台,实现“一步登乘”,并配备轮椅区;大力开展“敬老爱老线路”创建活动,驾驶员们严格践行“六个一”服务标准:行车更稳一点、等候更耐心一点、关注更细一点、帮扶更及时一点、解答更详尽一点、态度再亲切一点。近年来,电车2路、24路、750路、315路、811路等线路相继被授予“敬老爱老线路”称号。

    武汉公交深入开展的“日行一善 德润江城”主题活动、率先倡导的“礼让斑马线”暖心实践、倾力打造的“家企联动”党建品牌,也在不断书写着“公交进步,城市文明”的动人故事。

    2016年,集团号召2万余名公交员工从点滴小事做起,日行一善、积善成德,使“日行一善”成为企业文化和全员共识,将为善基因融入2万余名员工血脉,自活动启动以来,年均善行近万件。2020年8月荣获全国第四届“十大运输服务榜样品牌”,2020年11月荣获全国公交行业“时代先锋”优秀文化品牌称号,2023年8月入选中国政研会2023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近年来,武汉市公交集团在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明办的领导下,以打造人民满意公交为目标,始终坚持“公交进步,城市文明”的服务理念,启动“礼让斑马线 文明我率先”活动,在全国首创推出“321”斑马线礼让法,承诺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提前减速、安全通过;宁停勿绕、宁让不抢;主动礼让、行人优先)。如今,“321”斑马线礼让法连同规范化的礼让手势,已成为7700多台武汉公交车的文明标配。

    通过创建“家企联动”党建品牌,集团搭建起企业与员工家庭之间的桥梁,依托“职工心灵加油站”进行员工心理健康培训和咨询,开展各级管理人员走基层和“家属进场站 亲情嘱安全”家庭开放日等活动,提升员工及员工家庭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形成家企共融、相互支持、共筑安全、提升服务的良好氛围。

    为民公交是肩负的社会责任,绿色公交则重塑城市出行体验。持续优化运营车辆能源结构,目前,集团7700余台营运车辆,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占比达到100%,其中新能源车占比85%;力推新能源公交车“避峰就谷”充电方式,优化充电站运营组织管理,建立分时充电管理效益反馈模式;广泛开展“绿色出行”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公交站点电子显示屏、广告位发布“绿色出行”倡议,组织志愿者开展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理念宣传,为乘客提供指引帮扶等服务,指导乘客使用“武汉公交”App,让乘客真切感受到公交出行的智慧、便捷、高效,从而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这份对绿色发展的执着追求获得权威认可——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授予集团行业绿色低碳信用评价“AA”等级。

    策划:武汉市公交集团

    撰文:龚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