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终于匹配成功,有点迫不及待”

随州一家三口请假来汉救人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06日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慧紫 通讯员章晟)9月5日,在武汉市定点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41岁的驾校教练余先生成功捐献26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为华东地区一位女性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今年7月,余先生正在随州一家驾校教学员学车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他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资料与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第一反应是很激动。”余先生说,“10年了,终于匹配成功,有点迫不及待,我早就想好了要去的。”

    暑期是驾校正忙的时候,余先生还是请假一天去医院进行了高分辨配型复核、全面健康体检等。余先生说:“红十字会给公司也发了函,打了电话,老板说这是做好事,很支持,同事也都给我点赞。”

    “这个事可以做!”余先生告诉妻子这个决定后,妻子也非常支持,还查了很多资料和新闻,告诉他这件事对身体没有影响,并决定带着3岁的儿子陪余先生一起到武汉。8月份开始,余先生戒酒、清淡饮食,经常跑步锻炼,想以最好的状态捐髓。

    8月31日下午,一家三口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武汉。在医院入住后,余先生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为采集做好准备。

    9月5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余先生成功捐献,成为湖北省第746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捐献方式和我想的不一样,我以为要骨髓穿刺,没想到是外周血采集。打针对我来说没什么,今天一结束心情非常愉快,就好像重担放下了一样。”余先生微笑着说。

    余先生还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2009年时,余先生在广州打工,一次看到血站称血库告急,“我想着反正血液可以再生,就去献了”。此后他一直坚持献血,2015年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人生在世,谁没个意外呀,我献血帮助别人,哪天我需要的时候,别人也会献血给我。”余先生16年来累计献血15次,总献血量达6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