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业态文旅沉浸式球幕空间”可瞬间切换馆内场景。

观众体验MR剧游式导览系统。

人形机器人和游客互动。
□ 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范雅琴 实习生叶之懿 通讯员武文旅
9月13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科技与文化碰撞出别样火花。能表演、导览、对诗的机器人各展绝活;8K球幕全球首发、国内首个MR剧游式导览系统亮相,让古今对话照进现实。在这里,硬核技术褪去冰冷参数的外衣,化作可触摸的浪漫体验,重新定义着人们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 从功能服务到情感陪伴,机器人同台竞技
走进博览会会场,仿佛踏入“未来之境”,转个身就能遇到机器人。家庭陪伴、咖啡制作、巡检导览、电子萌宠——这些机器人功能不同,特点各放异彩,展现科技与生活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在武汉馆,光谷东智5台人形机器人以流畅的肢体动作、精准的节奏把控完成了精彩的开场舞表演。不少外省展商前来表达合作意向,光谷东智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加大投入打造机器人文艺IP,尝试与湖北、陕西等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
“小智小智!”“你们好,我是小智!”在光谷馆,当观众热情地呼唤“小智”的名字时,一台造型圆润的机器人缓缓举起左手回应。来自光谷的“光子小智”云对话机器人,配备了与人对话的陪伴系统,还能表演太极、中国舞等多种舞蹈。技术人员介绍,机器人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需要经过北舞专家约一个月的专业训练与算法调试,才能呈现出如此行云流水的效果。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款机器人将在武汉天河机场投入使用。
不远处,湖北文旅集团展出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家庭的驻足关注。这款家庭机器人配备API与大模型功能,通过AI对话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和情感交互。“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机器人走进家庭,成为家庭中的‘一分子’。”现场工作人员说。
一台名为“寂静”的机器人用架子鼓演绎了《我和我的祖国》等多首曲目,引得众人围观。磐石机器人乐队是国内头部机器人演艺IP。“我们通过先进的算法技术与音乐编程,赋予机器人媲美专业乐手的演奏能力。”该机器人研发方品牌主管杨洁介绍,乐手机器人多应用于景区及科技场馆,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生产。
长江日报记者漫步于展馆之中,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一个兼具商场导览功能的真人投影机器人所吸引。“这是我们运用投影技术精心打造的AI导游,它能与您进行实时交流。”华视集团研发负责人介绍,该技术能够实现真人的1∶1复原,重现诸如林黛玉等经典人物形象,为用户带来极为强烈的沉浸体验和情感共鸣。年轻游客对此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争相与之合影。一位女孩兴奋地表示:“如果能把我心爱的偶像投影出来,每天都能陪着我聊天,那就太梦幻了!”此项技术不仅适用于展厅、景区,未来更有可能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文化陪伴与情感支持的新形式。
在博览会现场,记者发现了更多功能多样、特点鲜明的机器人,如兼具巡检调查与导览介绍的机器狗,配备接待功能、可自动识别人脸的前台机器人,外形小巧、可与用户互动的宠物机器人……展商一致认为,从舞台表演到工业巡检,从景区导览至情感陪伴,机器人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广泛潜力,他们正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多个方面,成为未来文旅体验、公共服务、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伙伴”。
■ 科技+文旅:构建沉浸式出游新体验
传统文旅体验多以“被动观看”为主,而科技的介入打破了这一局限,构建起“沉浸式参与”的全新模式。
展区内,“多业态文旅沉浸式球幕空间”将沉浸体验推向新高度。融合8K超高清分辨率与360°全景观影技术的裸眼全沉浸式8K球幕,在文旅博览会上全球首发,可容纳多种业态。研学、科技馆、博物馆、新品发布会等场景,都能在馆内瞬间切换。“走进这里,不用赶路,一秒就能从三亚穿越到广州,从海底直达太空。”一位游客感叹道。站在球幕之中,观众可瞬间穿越不同时空,看到天宫空间站在眼前飞过。
未来,去景区、街区旅游,将随时会遇见一场科技体验。博览会现场,武汉福生通用航空带来Sparrow-X2等多款酷炫飞行器,首次在国内展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文旅拓客、科普研学等领域。
湖北十堰亚新文化集团推出的国内首个MR剧游式导览系统《黑暗传与大富翁》成为展会焦点,引来众多观众排队体验。记者戴上MR设备后,随着指引前行,仰头看到展馆穹顶幻化为浩瀚星空,数十米高的盘古大神跨越人群,灵动的七色鹿在脚边跳跃,天穹破裂时瀑布倾泻,女娲长尾蜿蜒补天。展会期间,亚新文化集团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旅产业同行。来自山东、安徽、重庆、海南等省市的60多家文旅企业负责人来到亚新展区体验MR产品,并洽谈合作事宜。
■ 戴上VR头显畅游全国,观众化身云中客游武当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AI、AR、VR、XR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引人注目。它们看似相近,却各具特色,正在悄然改变文旅行业的体验模式。
在贵州展区,许多观众与贵州文旅数字形象代言人“黄小西”愉快对话。“能否帮我做一份贵州旅行攻略?”话音刚落,“黄小西”迅速响应,从交通、美食到住宿一一给出建议。这位以苗族少女为原型的数字代言人,借助拟人化的语音、表情和动作,通过智能多轮对话引擎,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行程规划和实时推荐,让人仿佛拥有了一位贴身的智能导游。
据展区负责人介绍,“黄小西”基于贵州旅游大模型打造,是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的AI智能体,除行程规划外,还支持一键订购、AI伴游、游记生成等多种功能。
AI技术在文旅行业的应用已不罕见,但其与可穿戴设备的结合仍令人眼前一亮。有着杭州“第七小龙”之称的灵伴科技带来一款“带显示的”的AI眼镜—Rokid Glasses,不仅支持全球多种语言实时翻译,还融合了AI识物问答、声纹识别支付、导航、拍照等实用功能。另一款产品Rokid AR Studio,通过对现实场景进行虚拟增强,尤其应用在博物馆中“让文物活起来”、在文旅景区中“让文化景观动起来”。灵伴科技华中区负责人葛翔表示,AI+AR正在重新定义文旅消费新场景,打造看得见、可交互的文旅新体验。
湖北数字文旅集团展区内的《逍遥武当》VR项目吸引不少观众排队体验。戴上VR头显,游客即刻“化身”云中客,飞越三天门、金顶,在云海太极中穿梭,还可与同伴实时互动探险。
在“我的宇宙”XR科技体验馆,观众排起长队。三部作品展现出虚拟现实的强大表现力:《登陆火星》精细还原火星场景,令人恍若亲临星际;《绝境突围》打造出高度紧张的真人虚拟对战体验;《悟空重返西游》则以XR重新演绎经典,沉浸感十足。我的宇宙(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负责人王丰指出:“XR是在VR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更逼真、交互更强,让观众从‘身临其境’走向‘亲身经历’。”
从AI的智能对话到AR的场景增强,从VR的沉浸互动到XR的虚实融合,这些技术虽各有侧重,却共同推动文旅体验步入一个更智能、更沉浸、更互联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