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人:王健
我叫王健,39岁,是一名高校教师。如果不是那天接到那通电话,我大概至今仍坚信自己绝不会被骗。
2021年11月12日上午,我接听了一通自称“支付宝客服”的电话:“李某申请了助学贷款,写的担保人是你,现在还不上了,如果你不配合,你们两人的征信都会受影响。”我确实有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姓李,家境的确不宽裕,担心他可能掉进陷阱,我就没急着挂断“客服”电话。
对方说得笃定:“根据现在的政策,如果不及时处理,你们俩以后都会上黑名单,请你配合我消除这些不良记录。”我信以为真,一边依言将电话开到免提,一边按“客服”指示打开手机支付宝App一番操作,果然看到一张表格,表格上有李某的名字、身份证号,还有他申请贷款的信息,甚至还有电子公章。看到这一页面,我完全相信了“客服”。
这通电话持续近一个小时,“客服”不断催促我在手机上频频打开银行App、支付宝App等进行操作,先关闭了我支付宝账户“花呗”“借呗”功能,又在某银行官方App内提交我的资料申请20万元贷款,接着“客服”要求我将刚到账的20万元迅速转入他指定的账户。
我依言操作,但银行App却弹窗提醒:因额度限制,单次最高仅能转出10万元。“那你就先转10万元,明天再转剩下的10万元。”“客服”频频催促我快点,我觉得不对劲:“这还有商量的空间?你难道不清楚流程吗?”面对我的追问,“客服”避而不答,只催促我快转账。
我当即步行去最近的银行问政策。途中通话还在持续,经不住对方一再催促,我边走边转出10万元,但转账后并未弹出他所说的“认证界面”,我心里疑惑更大。
这时我已走到银行门前,思量再三我马上挂断对方电话,拨通110报警。喻家山派出所民警熊家伟几分钟后就赶到我身边,简单问明经过后他当即判断:“遇上骗子了!我们先去银行!”
我跟着熊警官小跑着先找到我申请贷款的银行支行询问,得知对方收款账户是另一家银行,我们马不停蹄赶到另一家银行支行,在银行工作人员帮助下迅速将对方收款账号冻结,然后熊警官带我去喻家山派出所做笔录。
“万幸!钱还在这张卡上!”赶到派出所,熊警官第一时间查询发现,我转出那笔钱的收款账户还没来得及转走这笔资金就被冻结。熊警官当即给我做笔录,并根据相关流程申请将钱返还。
两个多月后,10万元终于回到我的银行卡,这时我才敢对家人和盘托出此事。家人都说我万分幸运,要不是熊警官接到报警就当机立断先带我冲进银行,这笔钱肯定回不来。
(长江日报记者夏奕 通讯员杨槐柳 罗维舟 陈科先整理)
《我和我的派出所》专栏电子邮箱为1019458868@qq.com,欢迎您来分享故事。
【画像】
喻家山派出所
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关山街喻家山派出所辖区含两所部属高校(本部校区),辖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3万余人。该所不断深化“平安高校”建设,打造“高校卫士”名片,曾获评“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武汉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