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月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和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伟大壮举。然而,西方迄今仍有人漠视、贬低或否认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大作用,这些错误的二战史观罔顾历史事实与人类良知,刻意忽视和扭曲历史,淡化侵略罪行、美化战争行径,甚至为军国主义招魂、为法西斯余孽翻案,是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历史观在二战问题上的集中表现,是严重违背人类公平、正义和危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理所当然被人民唾弃。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地发挥了赢得胜利的中流砥柱的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共同构筑起抵御外侮的坚固长城,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
中国共产党科学探索和把握抗日战争规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坚持统一战线,团结起全民族的抗战力量。然而,抗战之初,“中国必亡论”叫嚣什么“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速胜论”则说什么“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气力”。为了使每个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能够尽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针对当时喧嚣一时的错误论调,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这些论调都是非科学的,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党是领导人民抗日的可靠力量,“我们共产党人,同其他抗战党派和全国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万恶的日寇”。
中国共产党以初心使命最早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提出实施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开辟敌后战场,建立巩固抗日根据地,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即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全民族抗战的三个阶段是辩证统一的,但最后胜利又是属于中国的。抗战实践无可辩驳地彰显,这一伟大的民族战争,摧毁了千百年遗留下来的阻碍我民族前进与发展的许多障碍,锻炼了全民族的精诚团结、进步统一,粉碎了日寇速战速决的狂妄企图,奠定了继续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之始基。
历史雄辩地证明,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站在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高度,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胜利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和蔓延。日本深陷资本主义经济的泥潭,面临工业衰退、资源短缺、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日本军国主义为转移国内矛盾,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侵华战争。同样,德国、意大利等为了解决国内矛盾,逐步走向法西斯化道路,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在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之下,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作战,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从来不是某个国家的孤军之功,而是中国人民与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以不屈的意志撑起了对抗日本军国主义的关键防线。从战争爆发到结束,中国军民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持久作战,用血肉之躯拖住了大量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时间。中国与世界在战争中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同盟国之间通过物资援助、军事配合、情报共享等多种方式互相支持,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光明驱散黑暗,正义战胜邪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主义势力在人类社会历史上进行的一场空前浩劫,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法西斯主义势力之间进行的一场世界性大战,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关系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场席卷全球的反法西斯战争,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命运紧紧捆绑,织就了人类反抗侵略、捍卫正义的壮阔图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证明,人类面对共同的敌人、面对邪恶势力,可以超越差异、凝聚共识,其本质是人类对文明底线的共同守护。
■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交织影响,内部矛盾日益凸显且不断激化,社会撕裂现象愈发明显。极端民族主义借势抬头,军国主义思潮泛起,逆全球化思潮持续发酵,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频出,部分地区战争冲突不断,给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带来多重挑战。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以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分析这一战争历史,是人类社会能否发展进步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世界各国人民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法西斯势力凭借战前长期的军事准备、闪电战等侵略战术,取得一度的军事胜利。日本军国主义迅速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和东南亚大片土地;德国法西斯横扫欧洲多国,意大利法西斯也在非洲和地中海地区扩张势力。但法西斯势力的非正义本质,决定了其最终覆灭的必然命运。中国人民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痴心妄想。同样在欧洲战场,苏联军民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浴血奋战,扭转了二战战局,美英等国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各国人民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守护人类正义,同仇敌忾、协同作战,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彻底摧毁法西斯阵营。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筑牢人类社会发展的正义必胜信念。二战期间,德国、日本等法西斯势力推进侵略扩张、种族灭绝、肆意屠戮等反人类行径,严重践踏了人类的正义底线与良知准则。基于对反人类暴行的共同愤慨、对无辜生命的深切敬畏、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为捍卫人类尊严、守护朴素正义与良知,对侵略暴行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把战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侵略行径即便能凭借武力一时得逞,也必然会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的坚决反对,最终也没有逃脱失败命运。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守人类正义良知,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更是维护人类共同秉持的正义理念、守护全人类良知底线的必然要求。深刻铭记二战历史,坚定“正义必胜”的信念,人类社会才能在发展道路上抵御各种非正义势力的冲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行。
以强烈的历史主动,传承抗战精神,才能坚定守护历史真相,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持续注入中国力量。当前,国际社会在文明发展领域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错误史观误导公众认知,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分歧与对立,严重制约了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进程。凝聚人类文明共促发展的共识,必须以正确的二战史观为引领,坚定维护联合国的核心地位与权威,倡导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国际事务。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我们越要坚持和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通过联合国等多边平台凝聚合力、携手前行,让全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凝聚最大公约数,携手开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唯有正确历史观,才能引领人们以史为鉴、汲取教训,秉持公平、正义、和平、发展等人类社会普遍认识,开创人类社会发展未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