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 带群:区域协同从“共识”走向“共为”
2024年7月底,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十届会商会在长沙召开。
第10次聚首,签署的《合作事项》开篇便表明了目标: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深化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合作,辐射带动相邻观察员城市加速发展,合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这份沉甸甸的任务清单,既是“任务书”,更是“宣言书”,宣告着区域协同正从“共识”走向“共为”。
机制创新是破题关键。曾经,三省之间存在明显的行政壁垒和要素分割,“竞争”多于“合作”。近年来,湘鄂赣三省逐步建立“决策—协调—执行”三级运作机制,形成“4+X”省会城市合作模式。自2013年起,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坚持每年轮流举办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
交通一起建,产业协同搞,环境共同护,民生携手做。
“十四五”期间,三省加快推进沿江高铁合武段建设,开工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通城至修水至铜鼓高速公路,续建咸宁(通山)至九江(武宁)高速公路等;稳定运营的“中三角”集装箱公共班轮航线,2024年全年开行突破200航次,为湘鄂赣提供经济便捷的水上物流通道。到今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已基本实现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铁路总里程达到1.4万公里。
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城市群内分工协作日趋明晰。国产大飞机C919就是很好的例证。前机身大部段在南昌制造,起落架系统在长沙整体装配,百余零部件由武汉一家科技企业研制供应……来自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的顶尖创新成果,合力“托举”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
民生服务“一体化”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变革。如今,公积金异地贷款已常态化运作——2024年上半年,仅武汉市就为长沙、合肥、南昌三市缴存职工办理公积金贷款18笔,总额900万元。2024年7月,三省进一步签订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协议,九江市民在武汉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只需10分钟就能完成申请。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城市群发展指明航向:以“错位互补、互联互通、联动协作”实现高质量增长。
放眼世界,城市竞争的格局已变,“区域协同”正取代“单点”崛起,成为新的主旋律。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武汉的路径清晰而笃定:以“带群”为目标,凝聚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力,共同冲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