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一日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16日

    ■ 美图

    湖光映景美如画

    墨水湖如同透亮的蓝色玻璃,天上的云、岸边的树和远处的高楼倒映水中,好一幅治愈心灵的画面。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王仑宏

    网友@Satr与法国艺术家共同创作的武汉“生态绿”涂鸦地铁。

    ■ 故事

    江豚白鹤与地铁1号线同行

    21年前,武汉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这也是武汉开通时间最早的地铁线。“21岁正是爱打扮的年龄”,武汉地铁1号线“穿”过很多花衣服,但都是车贴,而这次是我和几位涂鸦艺术家给武汉地铁1号线换上5件定制涂鸦“衫”。

    很荣幸受邀,让我有机会参与了一次无需跑酷的地铁涂鸦创作。这次项目一共包括5辆列车,围绕生态绿、活力黄、英雄红、浪漫粉、科技蓝5个主题,每辆都由不同的艺术家负责创作,预计国庆前,5列涂鸦地铁全部上线。

    我们都希望能把武汉这座城市的元素和文化特色融入作品中。根据各自的绘画风格和主题偏好,我们进行了分工,我与一位法国艺术家共同负责“生态绿”主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主题,将武汉的自然风貌,尤其是植物与动物融入列车之中,打造一条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绿色线路。

    我主要负责动物部分的创作。我选择了武汉极具代表性的长江江豚和白鹤,它们不仅是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标志,也是武汉独特的城市符号。江豚被誉为“微笑天使”,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白鹤则代表着自由、迁徙和顽强的生命力。我希望借助这些形象,把武汉的地域文化与生态理念传递给每一位乘客。

    我一直热衷于与自然对话,因此当确定以“生态绿”为主题时,我感到非常契合。在绘制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动物的动态和流动感,让它们的姿态与列车行进的方向相呼应。这样当列车启动或行驶时,画面就会“活”起来,仿佛这些生灵正与地铁一同穿梭于城市之中。

    创作是在武汉地铁的检修车间进行的,环境是一大挑战。由于列车不能通电,车间里十分闷热。虽然配备了风扇,但我们仍需要戴着口罩和手套作画,那种闷热与疲惫令人难忘。但正是这种共同奋斗的经历,让整个作品更富有意义,也让我们之间的协作更加珍贵。

    在地铁上作画使用的工具和平时差不多,主要是涂鸦喷漆。不同之处在于,列车表面是弧形的金属材质,绘制时需要更仔细地处理透视和角度,让图案在立体曲面上依然保持协调和美观。

    整列车的涂鸦必须在5天内完成,时间非常紧张。我们每天早早赶到现场,一直工作到深夜。一旦进度落后,就会影响后续其他列车的创作。我为自己设定了明确的目标,比如当天必须完成车头的白鹤或中段的某个部分,然后全力以赴去实现。整个团队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互相支持,才让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成为现实。

    当整列列车最终完成时,那种成就感真的难以言表。5天完成一整列地铁涂鸦,几乎是一个极限挑战,但我们做到了。看到作品完整呈现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也特别感谢项目中所有提供帮助的人,没有团队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

    8月25日,这列涂鸦地铁正式运行后,我们收到了很多积极的反馈。大家觉得它既新颖又有趣,不仅美化了城市空间,也让艺术更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城市开放这样的机会,让艺术家用创意激活更多公共空间。这列地铁对我们来说,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幅流动的城市画布。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Satr

    (整理: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