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港生鲜专列曾从这里发车,如今成为带着实验室的冷链产业园——

全国首个供港列车站63岁蝶变新生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19日

    老车站、铁轨等设施原貌保留,背后是武汉市首座万吨冷库。

    长江日报记者张晟 摄

    产业园过半面积投入产研,中心城区的工业用地价值凸显。图为武汉米来生物从鸡蛋里提取出各种营养物质。

    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摄

    □ 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张晟 杨菁 汪丽婷 实习生彭青青

    63年前,这里曾是江岸区丹水池一个铁路站场,全国首辆供港生鲜专列从这里驶出,武汉中心城区首座万吨冷库随之建成。

    如今,老铁路站场、万吨冷库历经岁月更替,主体得以完整保留,一座现代化冷链产业园同时拔地而起,28家企业在此进行食品研发、精加工,更新增落户了一批实验室、中试车间。

    城市更新浪潮中,科技创新与产业的融合,带动都市工业的回归,这片沉寂的工业遗址再次焕发新生。

    ■ 供港生鲜专列从江岸出发

    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粮油进出口集团)冷链产业园占地面积50多亩,相当于两三个标准化足球场的面积。地处产业园深处的老江岸车站,站台宽约20米,铁轨也只有一条。当年它有一个使命——让内地鲜活食品从这里出发,以最低损耗、最快速度送到香港同胞的餐桌上。

    63年前的3月20日零时,随着汽笛一声长鸣,编号621的列车缓缓驶出江岸车站,直奔深圳。30多节车厢装满刚出栏的活猪,沿途除几次必需的加水和物资补给外,车不停站,连续行驶52小时的列车抵达深圳北站,活猪转乘汽车去往香港。

    湖北五丰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冷链产业园负责人肖文超介绍,621列车一举解决了当时供港鲜活商品运输损耗大、时间波动大的问题。当年12月11日,又有753和755两列鲜活食品专用快车分别从上海和郑州发出,621列车也改编号为751,这三列车“定期、定班、定点”每日开行,被形象称为“三趟快车”。 

    1965年,两座大型冷库紧靠着江岸车站站台建起,这是武汉市最早的万吨冷库,开始为“三趟快车”及武汉市民的鲜食保供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751次共计开行接近1万列,运送鲜活物资超过30万车皮,累计重量突破1000万吨。

    2010年,随着现代物流的迅猛发展,751次圆满完成使命,光荣退役。

    ■ 重新盘活后创业者“一见钟情”

    此后10多年里,热闹了近半个世纪的老站台安静下来。2栋共7层的万吨冷库仅有一楼的一半面积出租使用,货场被出租给纸箱厂、鱼缸厂当仓库,曾经的“万吨货场”风光不再。

    转机发生在省粮油进出口集团并入湖北农发集团后。2022年,省粮油进出口集团决定投资2000万元对片区重整盘活。万吨冷库外形方正,外墙高耸粗粝,具有20世纪60年代建筑独有的厚重感,在改造中完整保留下来。站台等极具历史意义的建筑修旧如旧,一辆仿制的绿皮火车头“停”在“万吨货场”招牌下,似乎下一刻就要鸣笛出发。

    冷库高耸的水泥墙内也别有新意。新增了一批现代化冷库设施,可提供零下18℃至常温的储存条件,空地上新建了约2.1万平方米的可出租现代化干仓,用于油品等常温食品存放。消防系统、弱电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等也都完成了更新换代。

    2024年底,正在四处物色新工厂地址的武汉坤泰好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坤泰好福)负责人秦宾来到这座冷链产业园,一眼就认定,要在这里开启二次创业的路。

    “我们襄阳的芝麻油,当年就从这里去过香港。”秦宾看着老站台说,“我和合作伙伴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想要把健康湖北油推向全国。”

    “今年开园后仅半年,产业园新入驻14家企业,总数量达28家,超七成面积已经出租。这个招商速度出人意料。目前,临近国庆节和中秋节,不少仓库基本空仓,前期储存的粮油产品都已送到全市各大品牌超市了。”肖文超说。

    ■ 过半面积投入生产研发

    2024年5月,武汉米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米来生物)选择在冷链产业园里建设中试车间。作为公司研发负责人,胡伟是一位从事了近10年蛋品精深加工研究的“蛋品博士”,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从鸡蛋里提取出各种营养物质,应用于营养品等高价值产品中,大幅提升它们的“身价”。

    在高校、中试车间、“鸡蛋工厂”之间奔波是胡伟的工作常态。要提升营养物质的产量、纯净度,既要从饲料源头保障鸡蛋质量,也要随时邀请专家到现场指导。“把约20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建在中心城区,看中的也是往来上的便利。”他说。

    产值增长印证企业选址决策的正确。依靠江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专家团队提供的核心技术,武汉米来生物仅用1年产值就突破1亿元,并入选江岸区首批“种子企业”。

    一墙之隔的坤泰好福新厂房里,智能化精品油生产线本月底即将投产。秦宾说,坤泰好福已与中国科学院食品油专家共同组建研发团队,未来会将更多的健康油送上市民餐桌。

    生鲜电商头部企业壹品鲜(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租下冷库的一整层存储原材料,又租赁一整层干仓改造为海产品加工线,每日上千斤精品海鲜直达市场。

    “产业园从单一的仓储空间,升级为集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生鲜电商、科创研发于一体的食品供应链产业园,过半面积用于生产研发。”肖文超说。

    江岸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中心区魅力独具,一批老建筑、老街区、老厂房焕新提升,新兴产业不断融入”。当前,江岸区积极推动科技回归都市,通过实施创新发展“彼岸计划”,出台科技创新“岸九条”政策,助推现代产业与都市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