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10日凌晨宣布,已批准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签署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
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两年,加沙民众苦难深重,停火协议受到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欢迎。国际舆论认为,这份协议是一个积极进展,但也是各方出于内外压力和政治考量下的产物,协议具体落实和后续进程仍然充满不确定因素。
■ 通往和平的第一步
被扣押人员互换
被扣押人员互换被认为是这份协议执行的重点。目前加沙地带仍有48名以方被扣押人员,其中20人据信仍活着。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9日晚表示,依据协议,哈马斯将接收约1950名被以色列羁押的巴方人员。
哈亚说,参与调解的地区国家和美国已提供保证,确认战争将“全面结束”。
以色列与哈马斯此次达成协议,被视作通往和平的第一步。以色列区域外交政策研究所专家罗埃·基布里克认为,“达成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是至关重要的起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续政治进程如何展开。
身处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分析人士穆斯塔法·易卜拉欣说,当前协议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但还不代表持久和平的到来,“鉴于此前加沙短暂停火的经验,巴勒斯坦人民只能谨慎乐观”。
■ 挑战刚刚开始
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带、哈马斯解除武装
国际舆论认为,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是积极进展,但和平前景依然不明。真正的挑战在于下一阶段的和平协议。如果按照特朗普政府的“20点计划”,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带、哈马斯解除武装将是下一阶段谈判重点。
哈马斯坚持将以色列结束占领、巴勒斯坦建国作为完全解除武装的前提条件。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0日说,以军“仍在加沙地带驻守并控制所有关键区域”,以此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施压,为加沙停火协议的后续阶段做准备。英国《金融时报》评述,加沙民众和哈马斯方面担心,停火协议最终仅沦为一项美国促成的人员交换协议。
再接下来,加沙重建以及“两国方案”的落实更是漫长且艰难的过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9日呼吁各方抓住机会,建立通往结束占领、承认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实现“两国方案”及达成巴以永久和平、中东和平与安全的政治路径。
中东媒体认为,目前的停火协议没有消除这场冲突的根源,当前最重要的是重塑巴以民众的和平信心。达贾尼说,加沙需要的不仅是停火协议,更需要各方和国际社会对确保悲剧不再重演的意愿和决心,以及阻断暴力循环、重燃发展希望的计划。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