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治国(左)和居民在由架空层改造的活动空间切磋球技。
实习生段雨青 摄
“咱们球队组织得这么好,不如牵头办一场乒乓球比赛?”10月13日上午10时,江夏区凤凰社区书记裴治国一边巡查,一边和居民热络地聊着天。
2019年,已从部队转业到江夏区藏龙岛办事处党政办工作6年的裴治国,主动请缨调往刚刚成立的凤凰社区担任社区书记。“总是坐在办公室里,我这身部队练就的筋骨闲得慌,所以就想申请到更基层的一线去。”他说。
自那以后,裴治国每天穿梭于辖区7个小区之间,巡查楼栋、调解纠纷……日均步数超过两万。居民们看他皮肤黝黑如铁、脚步稳健如板,亲切地称他为“铁板书记”。随着社区环境一天天变好,居民们都说:“有裴书记在,社区就有满满安全感。”
■ 7个小区7个阵地各具特色
13日下午5时,在藏龙星天地小区,由架空层改造而来的明亮空间令人眼前一亮。两张崭新的乒乓球台前,球友们挥拍对战,气氛热烈。不远处的儿童区,宝妈们正带着孩子嬉戏,五彩斑斓的海洋球池中,欢笑声此起彼伏。
“多亏了裴书记前后协调,业委会和党员代表牵头统一居民意见,才在楼下建起了这么温馨的‘会客空间’。”居民严华说。
初到凤凰社区,裴治国面前的是7个无社区用房、无活动空间的老旧小区。居民反映最多的诉求,就是老人、小孩没地方逛。裴治国就此开展了“铁脚板”走访。
调研中,他发现三和光谷道小区2栋的架空层空间宽敞、出入方便,是一块可改造利用的“宝地”。然而方案刚提出,就出现了一些反对声音,有居民担心“电动车没地方停、施工影响休息”。
面对阻力,小区党支部联合业委会、楼栋长成立工作小组,召开居民议事会解释方案,并对个别反对意见开展“包保到户”的沟通。“有热心业主甚至主动提出,让受施工影响的邻居暂住自家空置房屋,让大家特别感动。”三和光谷道小区业委会成员陈红英回忆,一户带一户,居民最终达成一致,架空层改造顺利启动。
改造资金从哪来?裴治国多方奔走,通过政府“以奖代补”、惠民资金补贴、小区公共收益支持等方式,筹集到百余万元。
怎么建?居民说了算。议事会上,大家共同商议哪里设儿童区、哪里放书桌……
如今,三和光谷道小区架空层改造的“和睦坊”功能齐全,成为名副其实的“社区客厅”,钥匙交由居民自治队伍管理,秩序井然。有了阵地,社区网格也借此下沉到居民楼下,就近提供服务。
“目前,社区管辖的7个小区都有一处架空层进行了改造,并且因地制宜,功能特点各有不同。”裴治国说,比如,凤凰花园小区居民看病不便,大家就把架空层改建成社区卫生站,如今老人体检、孩子打疫苗都不用出小区。藏龙星天地小区架空层空间宽敞,改造后,里面新就业群体驿站、儿童游乐天地、老年大学等一应俱全,变成了全龄乐园。
■ 延续部队作风“特别能战斗”
“在部队,我们讲究团结就是力量,社区工作也一样。”裴治国说。
今年,随着架空层改造完成,电动自行车停放成了新问题,裴治国随即启动电动自行车车棚新建工作。在空间有限的老旧小区如何选址?他再次把决定权交给居民。方案确定后,通过社企联建筹集资金,不到半年,6个有条件的小区全部建起新车棚。
每天早上8时30分,凤凰社区23名工作人员准时在办公室列队集合——一天的工作从“早点名”开始。裴治国利用这两三分钟,复盘前一天工作,布置当天任务。
“用早点名代替长会,既能提高效率提振作风,也让大家有更多时间服务居民。如果有人迟到或松懈,也能及时‘红红脸、出出汗’。”作为社区党委的“领头雁”,裴治国延续了“特别能战斗”的部队作风。有人曾不适应:“别的社区哪有这么折腾的?”他却说:“部队点名是为了打仗不迷糊,社区点名是为了做事有章法。”
内部管理的“铁纪律”,在处理居民急难愁盼时,便转化为高效的行动力。今年,凤凰花园小区居民反映垃圾清运车堵塞交通,需要建立垃圾中转站。从选址征求居民意见,到对接城管等部门审批,工作人员每日更新进度、夜间仍在现场协调,很快便建起了整洁的环保驿站。
裴治国常对同事说:“我们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要‘拜群众为师’,用真心去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变治理对象为治理力量”,三和光谷道小区在全市率先引入“酬金制”物业服务模式,让居民参与物业管理的监督与决策,保障居民权益。
如今,在裴治国的带动下,凤凰社区的治理力量不断壮大:7个小区全部建立实体型党支部,实现业委会全覆盖,还孵化出舞蹈队、太极队、律师服务团、爱心理发队等32个社区社会组织。“社区通过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和公益服务,把原本互不相识的‘生人’变成互帮互助的‘熟人’,再逐渐变为共建社区的‘家人’。”裴治国说。
(栾嘉雯 段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