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社区书记魏彦辉:

一次次“敲门”借资源 一个个惠民项目落地了

长江日报 2025年10月23日

    花城社区党委书记魏彦辉(左)与居民交谈。

    □ 长江日报记者郝天娇

    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花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下午总是很热闹。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从“四点半课堂”里溢出;隔壁的“春风咖啡屋”内,自闭症青年壹壹专注地为客人制作拿铁;一旁的“悦心亭”里,魏彦辉和几位居民聊得热络。

    45岁的花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魏彦辉是河北保定人,从事社区工作20年,曾获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最美妇联人”、武汉市社区名书记等荣誉称号。

    ■ “魏书记就像‘家里人’”

    “曾老师,墙绘的颜料还够吗?有需要随时在‘议事厅’里说一声。”魏彦辉快步穿过社区小广场,迎面遇上正带着“宝妈绘画团”商量新作品的曾梦莉。得到肯定答复后,她笑着点点头,又跟迎面走来的老人打招呼询问身体情况。

    这几乎是魏彦辉的工作常态——脚步不停,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居民的需求,似乎都在她的关注范围内。

    10年前,情形却大不相同。2015年,刚接手社区书记的魏彦辉,听到最多的是居民的质疑:“这个外地来的小姑娘,连武汉话都不会说,能做好社区工作吗?”

    魏彦辉没急着表态,而是选择了一种最“笨”也最有效的方法:带上网格员,花了半年时间,敲开了辖区内6000多户家庭的门。“那时候,就是听。听大家抱怨墙壁漏水,抱怨孩子放学没处去,抱怨电动车乱停乱放。”不到一年,魏彦辉将5个小区的情况都摸熟了。

    走访“80后”宝妈曾梦莉时,魏彦辉注意到她家里摆着不少美术作品。攀谈中,她了解到曾梦莉学过美术,在她的再三鼓励下,曾梦莉拿起画笔,社区需要翻新的墙壁、石块,都成为曾梦莉的画布。

    魏彦辉顺势帮助曾梦莉组建“宝妈绘画团”。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被吸引,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免费为社区涂鸦老旧墙壁,为居民进行绘画培训。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魏彦辉说。在她的推动下,社区修缮了漏水的墙壁,新建了15个智能电动车棚,改造了篮球场,增添了儿童设施。桩桩件件的“小事”落地,居民们看在眼里,态度也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信任。

    “魏书记就像‘家里人’,有啥事都愿意跟她分享。”居民李阿姨说。

    “我们有事情就和她说,她从来不推脱。”提及魏彦辉,居民们赞不绝口。

    ■ “社区不是孤岛”

    “做好基层治理,不能光靠社区这几个人。要善于盘活资源,用大党建引领大治理。”走在社区里,魏彦辉指着一个个惠民项目,道出了她的治理心得。

    “金畔花园”商圈联席会就是一个典型样本。面对辖区内众多快递、外卖小哥“饮水难、充电难、休息难”的问题,她将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商户。她带着社区工作人员一家家“敲”商户的门,发动80多家商户党建联建共建,共同发起“关爱城市骑士计划”。很快,商户门口贴上了标识,免费提供热水、充电和临时歇脚服务,江城蜂巢也配备了饮水机、微波炉和空调。自此,辖区商圈里有了户外工作者的“暖新微驿站”。

    面对双职工家庭的“四点半难题”,她又“敲”开了武汉轻工大学的大门,联动促成“家校社”共建项目,开设非遗剪纸、亲子阅读等课程,“四点半课堂”成功惠及300多个家庭。

    “春风咖啡屋”的背后有一个温暖的故事。几年前,几位在社区练习非洲鼓的孤独症青年引起她的关注。能不能帮他们开一间咖啡店?她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划出一个独立空间,再次“敲”开社会各界的门:社区无偿提供场地和水电,宜家武汉商场捐赠了近2万元的家具,湖北昶乐欣包装有限公司连夜送来1000个定制杯子,“春风和我中心”安排老师每天全程辅导,武汉轻工大学的志愿者定期前来陪伴……5个月前,这家孤独症青年轮岗的公益咖啡屋正式运营,24平方米的小店里,汇聚了各行各业各界的爱心。

    在魏彦辉的带领下,花城社区已与17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将其下属的20多个党组织编入社区工作队伍。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机制,形成了“居民呼—社区应,社区呼—党员应”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