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机器人“天团”亮相进博会

澳大利亚客商现场“求引进”

长江日报 2025年11月06日

    外国嘉宾沉浸式体验中国高科技的魅力。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冯雪 通讯员李巍

    11月5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启幕。在湖北综合形象展示区,一支来自武汉的机器人“天团”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它们各显神通,以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应用,生动演绎了“湖北智造”的独特魅力与硬核实力。

    ■ “光子”人形机器人

    一天“学成”武当拳法

    在展区入口的楚天剧场,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正在上演。三名来自光谷东智的“光子”人形机器人,正跟随中国武当太乙五行拳拳法研究会秘书长覃侠,一招一式地表演《武当太乙五行拳》。

    只见它们马步扎实,手臂舒展,关节活动自如,动作行云流水,引得中外嘉宾纷纷驻足,举起手机记录着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一幕。

    “它居然一天就偷师成功!”现场一位参展商惊讶地说。光谷东智机器人市场营销经理陈蔚然透露:“这款机器人仅用一天时间就学习并掌握了这套拳法的核心动作。凭借高效的学习与执行能力,它们将在未来服务和工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一旁,武汉晴山科技公司的多模态场景机器人正化身AI接待员,忙碌地与嘉宾们互动交流。公司商务经理匡鑫介绍,这款机器人由晴山科技牵头,融合了先进的机器人本体与腾讯Tairos平台技术,已实现自主导览核心功能。

    “我们运用多模态识别技术,通过锁定人脸、识别唇形作为辅助,即使在嘈杂环境下也能实现清晰的‘一对一’交流。”匡鑫说。

    ■ 300克迷你机器人进校园

    澳大利亚客商要把它引进家乡

    “我们那边的学校没有这个机器人,我要把它引进到我的家乡!”来自澳大利亚的参展商马修·雷金纳德,被武汉卡尔登数智体育有限公司带来的数字竞技机器人吸引,当场与展台负责人互留联系方式。

    该公司董事长杜静介绍,这款重约300克的竞技机器人主要用于中小学生科创体育教育,融合科技、体育、教育,以赛促学。每个学生的机器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独家定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机器人的工程结构,从应用零部件搭建到学习编程,利用3D打印设计建模改造机器,从而培养设计思维、动手能力等。目前,该项目已在全国吸引几万名青少年参与,仅在湖北就有近2000名学生参与。

    在科创产业区,华工科技带来的全天时AI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同样引人驻足。这台外观方头方脑的智能小车,曾在云南的烟草田里大显身手。

    “它就像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农。”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研院工程师熊忭介绍,“它能够高速扫描田地,一旦锁定杂草,便能瞬间发射激光,精准击中草茎的分生组织。”

    他解释道,在作物幼苗期,传统机械除草难以施展,人工除草效率极低,而最佳除草窗口期仅有7到10天。这台激光除草机器人则能实现1小时单激光头清除上万棵杂草,全天候工作,而且不伤土壤、无化学污染,效果可以持续数月。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本届进博会上,武汉科创企业阵容强大,除了华工科技等大型企业,也涌现出芯擎科技、电鹰科技、达梦数据、光谷东智等一批成长型高科技企业,他们不仅让全球客商见证武汉澎湃的科创动能,也吸引着更多全球优质资源加速汇聚。

    ◎ 一天签下35亿元订单

    11月5日,2025进博会湖北国际经贸合作洽谈会在上海举办。洽谈会以“支点湖北 智链全球”为主题,吸引了约400位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代表参会。

    “武汉是我们践行新理念的首选之地。”会上,拓高乐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查平说。在洽谈交流过程中,多位知名企业家从各自领域出发,纷纷表示,武汉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厚重,营商环境优良,期待进一步与武汉加强合作。

    尼古拉斯·查平回忆起2022年夏天到访武汉的场景,“十年前武汉还是典型的工业城市,如今已是绿水青山的生态之城。更重要的是,市民对外企的认知度和接纳度显著提升。”他说,旗下体育娱乐品牌拓高乐在汉门店春节期间开业后反响热烈,“很多顾客是首次接触高尔夫,但都对体验赞不绝口。”

    这种认同感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行动。普洛斯中国首席战略官、隐山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东方浩谈到,公司自2012年起在鄂投资总额超166亿元,管理着19处总计270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设施。“目前,我们正联合丰田汽车在汉设立氢能商用车生态基金,在武汉构建绿色物流示范体系,预计年内完成。”

    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则用持续增资印证着武汉的产业吸引力。博世中国战略副总裁刘敏会上透露,公司在汉成立的转向系统公司2024年销售额突破46.6亿元,年产能达200万套。

    美利华集团和武汉经发粮食物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牛羊肉海外直采进口并打造江海联运华中肉类集散中心项目,成为此次的重点签约项目。

    武汉经发副总经理胡雪峰谈到,这次与美利华合作的“江海联运+数据互联”项目,通过构建“海外港—上海港—阳逻港”三级运输链路,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这种模式可以让武汉至郑州、西安等地的物流成本较沿海港口降低50%以上,单海柜综合费用降低约25%。“项目预计每年将为阳逻港新增30万吨冻品牛肉,带动长江航运、冷链仓储等产业链升级。”

    据悉,本次进博会期间,湖北推动79个项目签约,18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此次洽谈会上,湖北天弘、经发粮食物流、友好跨境电商等武汉市企业的5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金额35.67亿元,涉及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冯雪 通讯员李巍 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