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万云青今年全程参与2025年武汉礼物(店)评审活动。她表示,深刻感受到武汉礼物从单一地方特产向复合型文化载体的蝶变,活动意义深远且成效显著。如今的武汉礼物店已覆盖机场、高铁、商业区、景点等多元场景,市场反馈、文创企业创作活力均有很大提升,展示出蓬勃的产业生态。
优质产品频出是最大亮点。荣获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的“蒜鸟”,凭借武汉方言趣味发声设计圈粉无数,已在全国市场收获良好口碑与销量。黄鹤楼夜光冰箱贴等产品,让文化符号融入生活场景。“老字号”纷纷在文创赛道上发力,汪玉霞在坚守品质的同时强化品牌叙事,曹祥泰则以复古包装唤醒城市记忆。文创企业中,“楚汉造物”深挖楚文化精髓,漆器等产品兼具文化厚度与当代审美,品质非常出众。“鄂人文创”围绕武汉“过早”文化展开创意表达,以多重互动设计与幽默表达成功破圈,展现出武汉文创的多元潜力与年轻姿态。
特色门店正成为武汉礼物体系的重要支撑。知音国色美学生活馆选品精良;黄鹤楼景区多家文创店与在地文化深度牵连;黎黄陂路8号文创店品类齐全,成为城市漫游的必访空间;司门口一家武汉礼物店还增设母婴室等便民服务,以人性化细节提升用户体验。
武汉礼物,既“轻”于形态——便于携带与传播,又“重”在内涵——承载着城市的历史积淀与当代精神。武汉文化底蕴深厚,楚文化、首义文化、长江文化层叠交融,为文创开发提供了不竭源泉。未来,若能持续强化创意赋能、完善品牌体系、深化用户联结,武汉礼物必将走得更远,成为更多人了解武汉、爱上武汉的温暖窗口。
文/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