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是武汉市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170余万。庞大的人口流入,助推了洪山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但也给区域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新挑战。
近年来,洪山区围绕民生之需持续发力,硬件设施实现质的飞跃。家门口的中小学、饭后散步的公园、高颜值的背街小巷……如今在洪山区,居民从家出发步行15分钟左右,就能在社区周边实现医疗、购物、娱乐等多个日常需求。
■ 织密居民健康网 新建三家三甲综合医院
今年6月,位于洪山区白沙四路与光霞路交会处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即将试运行。“以前最羡慕三甲大医院就在家门口的居民,看病换药都方便。”洪山院区即将开诊,常常到现场看看施工进度的张家湾片区居民蔡阿姨很开心,这意味着今后她不必再绕远路,“抬脚”就能获得优质医疗服务。
一直以来,引资建设三甲综合医院都是洪山区计划的重点项目。2021年,洪山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同步建设三家三甲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和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着力一次性补齐辖区南北两大片区缺乏三甲综合医院的医疗短板。
2023年8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正式投入运营,洪山杨春湖片区从此告别无大型公立医院的历史,而以该医院为坐标原点,延伸的医疗服务还可覆盖到武昌和青山等区百余万居民。
“洪山年轻人多、平均年龄低,特别是张家湾、青菱和洪山三个街道居民中年轻人比例高,安家落户在此后,儿童保健和治疗需求显著提高。”洪山区卫健局副局长明迪尧说,因此洪山区积极对接省妇幼保健院在张家湾片区建设洪山院区。去年1月,该院区正式开诊。医院门口,地铁5号线直达,居民就医交通便利。
■ 扩增优质教育资源 15分钟“圈”出生活幸福感
近年来,洪山区通过内育“造血”,鲁小教育集团“兴趣联盟”“中学西南联盟教联体”等5个教联体先后获评省级和市级试点教联体,发挥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双向奔赴作用;外引“输血”,与经开外校、七一华源、育才小学分别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进优质资源、促进共建共享;2023年洪山区新改扩建中小学9所、新增义务段学位1.7万个,6所公办幼儿园开园、新增公办学位2310个,建成区级养老服务中心,持续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伴随着城市品质提升,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留下创业和发展。洪山区正着力打造更为优质、完善的公共配套,让居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每年春秋两季,珞狮路上15万株月季花渐次开放,粉色、红色的花朵摇曳枝头,车行道上一路繁花相送,这里也被居民称为闹市里一条靓丽的“月季大道”。
去年,洪山区沙湖港北路等15条道路开工建设,德平路等20条道路建成通车,杨园南路等多年断头路被打通,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湖光美色。
近几年,洪山区平均每年新建道路18条左右,新建停车位1万个以上,新建各类公园十多个、新增绿地十公顷。仅2023年,就累计投入24亿元用于电力建设,改造老旧燃气管网74公里,新增海绵城市面积4.3平方公里。
点评
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叶青:
要想长远留住人才,完善生活配套是关键。近年来,大量青年人才在洪山区就读后,就留在这里创业、生活,“15分钟生活圈”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实现了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创意策划: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
采写:张晟 杨晓雨 栾嘉雯 张锦涛
设计/手绘:刘岩 职文胜 肖琴
版式:万春均
责编:张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