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唐诗 崔冬娜 倪竞华
穿越大漠里一条叫“航天路”的公路,就来到了东风航天城。5月21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这里的文图展示:正是走出一条无人走过的路,航天人在这片荒芜之地走出一条“通天”的路。
似曾相识,2000公里外,在位于武汉东西湖的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快舟十一号火箭团队的铮铮誓言,刻在文化墙上:“要走一条创新的路,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5月21日,快舟系列运载火箭第32次飞行,快舟十一号“出征”。这次,与众不同。
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三江抓总研制。作为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家族新成员,相比较快舟一号甲,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至其5倍左右,其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固体运载火箭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卫星规模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
这次发射也是快舟十一号火箭首次执行一箭多星任务,展示良好“臂力”,其中,仅“武汉一号”卫星重量就有345公斤。快舟十一号火箭副总设计师陈腾芳介绍,此次发射为快舟十一号火箭持续优化提供了数据样本支持,也为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的后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2024年5月21日12时15分,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顺利将“武汉一号”等四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目前,快舟系列火箭已是中国发射次数最多的固体运载火箭,但仍然不断产品出新、商业模式创新。
航天三江所属火箭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提供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诞生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去年,火箭公司曾向社会客户开放快舟十一号火箭订舱服务。面向市场公开发布剩余运力,头一次大范围引起主流媒体和社会关注。
火箭公司市场总监赵爽介绍,高校“武汉星”乘坐航天系“武汉箭”,对于武汉尚属首次。同时,“乘客”更多元了,四颗星“乘客”中,两颗“武汉星”来自不同的卫星方,还有其他卫星客户来自省外民企,不但验证了武汉商业航天产业的磁吸力,还向本地企业释放了利好信号——在武汉政府牵引下推动产学研合作、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在武汉壮大,已经聚链成势。
“武汉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在火箭“朋友圈”里也沸腾了。赵爽说:“市场和用户的根本需求是商业运载火箭发展的底层逻辑。”火箭公司正紧盯飞速发展的卫星市场,稳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履约效率、完善型谱建设、提升运载能力,同时持续与一流高校和科研、学术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加快发展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吸引产业上下游来汉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