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燕堃
全媒体时代,很多人通过小小摄像头分享自己的生活、言行。前段时间,一批“炫富网红”被网络平台封禁或屏蔽,引起人们关注和讨论。
大部分人认为,网络炫富是歪风,早该遏制。但也有少数人说,如果炫富不是为了流量,而且“富”是合法渠道得来,那么在网络上晒一晒自己的生活,属于个人自由表达,是分享日常生活的权利,与别人无关。
自由可以说是现代社会讨论最多的词汇了,何为自由?
有人认为,自由是一个绝对概念,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也有人将自由等同于为所欲为,与放纵混为一谈。作为一个被经常提及的概念,自由在汉语词典中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其二是指在哲学上把人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叫自由。其三是不受拘束、不受限制。简而言之,自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行为责任、自我支配、自我意志。
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制度背景下,对自由的理解存在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他们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过度宣扬个人利益,强调对物质财富的依赖性,所谓的民主自由也不过是假借民主之名,将国家权力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在统治阶级手中。可见,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是具有欺骗性的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自由,则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依照法律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这种个人自由是在集体主义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的。
马克思毕生都致力于无产阶级的自由和解放,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他认为,自由个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私有制和阶级差别消失,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再受到物质的依赖关系的束缚,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个性的充分展现。这种自由是建立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富裕、社会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真正的、全面的自由。
可见,物质财富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所谓炫富自由,是对物质财富过度依赖的表现——个人社会地位由自身所具有的财富来衡量,个人自由程度取决于自身的经济状况,把追求财富和追求自由之间画上等号。这种过度关注物质财富、无限度地追求物质财富,在本质上是“人为物役”,哪里来的自由可言!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决定自身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从这一角度而言,自由是绝对的。但自由并非毫无限制,它只有在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实现,从这一角度而言,自由又是相对的。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富裕生活是每个人自由分享的权利,但网络空间是社会公共空间,如果与价值观共识不一致,或有违公序良俗,那就不是简单的个人自由问题。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有决定自己行为的权利,也有义务遵守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两者完整地构成了自由的内涵。个人在网络上展示个人生活的同时,也要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与社会整体利益和发展方向相违背,是否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