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养老护理员、公墓管理员、假肢装配工……

民政行业技能大赛比拼技能更重人文关怀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黄晶)近日,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南京落下帷幕,来自各地的307名选手现场比拼,湖北参赛队共有8位选手获奖。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大赛首次调整为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共设置养老护理员、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假肢装配工、矫形器装配工5个竞赛项目。大赛主题为“源于爱、专于技、惠于民”,在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人文关怀。记者对来自湖北的部分获奖选手进行了采访。

    ■ 公墓管理员

    8分钟内策划展现一场仪式

    一名优秀的公墓管理员要掌握接待洽谈、葬礼策划与主持、公墓养护与管理等技能。

    28岁的谭巍冉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石门峰纪念公园唯一一名女性公墓管理员。本次比赛中,她获得了二等奖。

    “8分钟内完成主持文稿、内容创意、仪态仪表的呈现,很有挑战性。”谭巍冉抽到的题目是“主持一场生态葬公祭仪式”。她介绍,在临场发挥时,她融入了设计AI花朵、种子卡片等创意。

    在谭巍冉看来,公墓管理员是陪伴逝者最后一程的人,要用专业和贴心的服务给逝者以尊严,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每一场葬礼都是对生命的告别,必须尽善尽美。我们也要为生者提供情感支持,让生者得到安慰,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为了更好服务客户,谭巍冉平日与同事要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学习和形体训练。“形体训练按照站军姿的标准进行,每天一小时,雷打不动。”

    ■ 假肢装配工

    独立完成假肢接受腔

    28岁的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假肢装配工孙奇代表湖北参赛,获得优胜奖。他介绍,理论考题是基于一位患者身体情况和装配假肢的诉求,写出装配设计方案。

    在实操环节,他面对的是一名大腿截肢的残疾人,要根据患者身体条件,在60分钟内评估对方身体状况,对残肢进行测量、取型等步骤,制作连接假肢的接受腔。随后,在2小时内对假肢接受腔进行修型、组装和对线调整,将临时假肢为患者穿戴上并进行调整。

    由于假肢装配的舒适度关系到其生活质量,因此,对每道工序的制作过程都有严格要求。“它的对线角度和患者残肢保持一致,还要符合标准的生物力学对线规则,对熟练技师来说,偏差在5毫米左右。”

    孙奇告诉记者,能够帮助残疾人站起来甚至奔跑,尽早回归生活,让他从职业中不断收获成就感。

    ■ 养老护理员

    首次着重考查心理慰藉服务能力

    “王奶奶,昨天服药有没有不舒服的呀?您有没有对什么药物过敏?”来自市社会福利院的胡莹莹在养老护理员赛项获得二等奖。在单项实操赛场,她要协助老人进食进水、做健肺操、服药。

    今年,比赛考核中单列“心理模块”,与护理操作占同等比重。胡莹莹说,一进入基础模块赛场,她迅速识别出老人的情绪。发觉老人情绪低落后,她通过鼓励、夸赞来安抚老人,以轻柔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引导老人,展现出职业特有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慰藉服务能力。

    此外,赛场采取了模拟仿真的布置,有居家、社区、机构三个场景,其中着重体现“科技养老”,摆放有防摔马甲、紧急定位器、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护理员在比赛中需要展现熟练的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