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市民王某与某房地产公司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在武汉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武仲”)速裁庭开庭,由于仲裁员提前做过多轮释法说理工作,双方当庭就赔偿金额达成调解协议,次日仲裁庭即作出调解书,双方实现案结事了。
近年来,武仲积极履行“服务大局、化解纠纷、促进发展”职责,擦亮武汉仲裁服务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武汉仲裁事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 锚定“仲裁质量年” 质效提升更显成效
“自从有了速裁庭后,案件了结的速度更快了,确确实实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解决了纠纷。”5月29日,某仲裁案件的当事人吴某对仲裁秘书感激地说。
吴某是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由于小区一位业主以没有实际入住为由6年不交物业费,吴某多次沟通无果后向武仲提出仲裁申请。武仲速裁庭仲裁员拿到案卷材料后,迅速开展调解工作,通过多次向当事人释法说理,最终该业主同意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也及时提交了撤回仲裁申请,双方矛盾顺利化解。
据了解,今年武仲探索繁简分流,在5月初正式成立速裁庭,对简易、小额案件实行“类案速裁、简案快审”,提供组庭、审理、调解(裁决)“一站式”服务,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仲裁的公正、高效、便捷。
5月28日,在武仲速裁庭办公室内,笔者看到仲裁员王汉萍和杨勇正在审阅卷宗。速裁庭精心挑选了十多名业务能力强且时间相对充裕的仲裁员组成专班,创新实行“轮流坐班制”,探索由仲裁员主导推进仲裁程序,这在全国仲裁机构都是创举。
王汉萍是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也是资深仲裁员。她介绍:“仲裁员实行专家聘任制,不在仲裁机构坐班。以前组庭、开庭主要靠仲裁秘书来协调推进,一名仲裁秘书手中可能有几十件案子,案件审核流程较多,一来二去可能就把时间拖长了。现在采取仲裁员轮流坐班制,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开庭,随时调解,限期出裁决,更加凸显仲裁快捷高效的优势。同时仲裁程序由仲裁员主导,这也对我们的责任心和案件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仲裁员杨勇说:“速裁庭的案件主要是围绕商品房买卖、物业、金融借款、追偿权和银行卡纠纷等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虽然金额不高,但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帮助群众高效化解纠纷,让群众感受到仲裁的速度和温度。”
武仲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速裁庭从5月10日正式受理案件,从组庭到审结最快仅用10天。
其实,近年来武仲案件受理量稳定在万件以上,裁决正确率达99.9%,平均结案天数为66天。去年底,在全国280多家仲裁机构中,武仲蝉联仲裁公信力评估“全国十佳仲裁机构”。在这样的基础上,武仲为何还要不断“自我加压”?
“高效公正办案是仲裁公信力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我们不变的初心。”武仲有关负责人说。
武仲将2024年锚定为“仲裁质量年”,聚焦提质增效,推动武汉仲裁工作高质量发展。除了成立速裁庭推动“简案快审”,武仲还强化仲裁员履职管理,落实仲裁员定期培训、信息披露、回避制度;坚持案件“质量抽查”“结案回访”制度,深化仲裁裁决书核阅制度,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组织专家咨询会议,严把案件质量关;定期摸排梳理积案,发出催办函,进行跟踪督办,努力实现收结案动态良性循环。这一系列举措都对提质增效、提升仲裁公信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 服务新质生产力 仲裁发展更有活力
某公司在电商平台上销售洗衣液,商品图标、视觉效果与某知名品牌极其相似,侵犯了另一公司的商标专用权权利,被其起诉至武汉市某法院。在接到法院诉前委派调解后,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结合类似案例判决多次与被告沟通,寻求解决之道。通过专业说理和反复协调,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意愿,被告支付和解款项,同时承诺不再实施侵权行为,并经仲裁确认,一场知识产权纠纷得以化解。
当前,武汉正在合力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把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这一过程中,仲裁作为一种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起着重要的助推和保障作用。
武仲近年来聚焦服务新兴领域,先后组建国际仲裁院、知识产权仲裁院、海事海商仲裁院、互联网仲裁院、融勤仲裁院和数字经济仲裁院,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则推动了武汉仲裁工作的创新、技术进步和服务领域的拓展。
今年2月,网红田甜(化名)与某文化传媒公司的纠纷在武仲开庭,双方当事人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该文化传媒公司与田甜签订互联网直播合同,并支付了首笔签约费。此后田甜未按合同约定有效直播,双方按照合同约定通过武仲解决。根据双方陈述和提交的证据,仲裁庭认为,文化传媒公司要求赔偿金数额(10倍首笔签约费加前期投入费用)过分高于当事人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损失,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裁定双方解除合同,田甜向传媒公司支付适当数额的违约金。“这几年随着电商直播、网红经济飞速发展,这方面的纠纷案比较多,我们每年都要受理几百件。这起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都在四川,但还是选定了武仲,正是因为对我们仲裁公信力的信赖。”该案仲裁秘书介绍。
据了解,今年以来武仲打造“融勤专家智库”,举办“仲裁服务商业航天 助力融合发展”主题沙龙,助力军民融合发展;拟定并推动《进一步发挥仲裁在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法治保障作用的工作方案》落实,将仲裁保障措施融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核心领域;联合相关机构共同举办“武汉市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保护宣讲会”,帮助企业增强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密切关注能源领域、碳交易、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增强仲裁服务新兴行业、专业领域能力。
■ 助力多元解纷 融入社会治理更加主动
5月初,湖北某工程有限公司与某科技公司发生借款合同纠纷,法院委派武仲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因案涉金额较大且欠款时间较长,一开始双方对抗情绪比较明显。仲裁调解员通过“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了解到双方是多年合作伙伴,被申请人持有一家大型物流园,具有一定的偿还能力。通过仲裁调解员的耐心讲情、说理、普法,双方就延展付款期限和放弃部分利息损失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握手言和,并共同向武仲申请以仲裁裁决书的形式确认了调解协议。从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经仲裁调解员调解、共同申请仲裁确认到拿到仲裁裁决书用时不到15天,充分体现了仲裁调解高效、灵活、专业、保密等特点和优势。
为响应“诉源治理”号召,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自2021年4月始,武仲就启用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探索搭建诉讼、调解与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并与武汉市中院、江汉区、江岸区、经开区、东湖高新区等多家法院达成战略协议。武仲的“诉讼+调解+仲裁”多元解纷模式受到省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被评为武汉新时代“枫桥工作法”先进典型。
“法院以诉前委派的形式将案件交给我们进行调解,可以切实提质增效减负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武仲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负责人说。
4月25日,武汉仲裁(光谷科技园区)法律咨询调解工作室正式揭牌,这是武仲将仲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延伸至企业的新举措,致力于帮助园区企业“抓前端、治未病”,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据了解,武仲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先后与江汉区北湖街道环保社区、江岸区台北街道云林社区以及百步亭社区联合开展多场法律宣传活动,还在百步亭社区一居委会设立“武汉仲裁法律咨询调解工作室”,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调解服务。为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武仲联合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建立健全商事调解与商事仲裁协同发展衔接机制,以“软处理”方式化解商事主体纠纷;与湖北造价协会、武汉建筑协会、省版权保护协会建立调解衔接机制,明确对工程造价纠纷、版权纠纷等商事案件的规范、引导和协调,推动商事调解相互衔接配合;联合大型企业,在合同示范文本中增加“调解前置+仲裁”争议解决条款。
今年1至5月,武仲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直接受理调解申请案件为372件,涉案标的额约8亿元,调解成功率为30%。通过法院委派调解的案件数为772件,调解成功率为25%,调解成功标的额约1.08亿元。
■ 为“走出去”企业护航 加快打造区域国际仲裁中心
前不久,一个位于柬埔寨的国际建筑工程发生合同纠纷,当事人找到武仲。其中,一方为央企所属单位,另一方为柬埔寨某建筑公司。“如果在当地走诉讼程序,会面临语言、司法管辖、适用法律等诸多问题,一拖就是好几年,通过仲裁来解决的话将大大节省企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仲裁员葛振桦表示。
葛振桦是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主任,也是湖北省律师协会仲裁与律师专业调解委员会主任。从2020年成为武仲仲裁员以来,她参与的仲裁案件近百件,“仲裁在解决‘一带一路’以及国际商事纠纷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武仲越来越受到境内外当事人的青睐”。
2005年,武仲成立国际仲裁院,稳步推进涉外仲裁能力建设。2016年,武仲在全国率先发起设立“一带一路”(中国)仲裁院,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加优质的法治营商环境。2022年8月,武汉国际仲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我国继北京、上海之后第3家挂牌国际仲裁中心的实体机构。武仲以“中国主场”为战略目标,以“走出去”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目前已办理涉外案件500多件,标的额40余亿元。
“在拓展国际商事仲裁服务领域和服务类型的同时,我们审结的涉外仲裁案件无一例被境外法院裁定不予承认或不予执行,国际仲裁公信力不断提升。”武仲有关负责人说。
当前,武汉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建设区域国际仲裁中心,本身即代表该地争议解决指标在全球的优异性,是对武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最好标注和指南。1月初,武汉涉外法治论坛举办,“加快武汉区域国际仲裁中心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热议焦点。3月在武汉仲裁工作会议上,持续推进武汉区域国际仲裁中心建设,探索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的武汉建设方案成为焦点。“国际仲裁中心建设呈千帆竞发之势,北京、上海、粤港澳和海南正积极试点建设国际仲裁中心,重庆、西安等则力求在区域国际仲裁中心建设中抢占一席之地,武汉有基础,更面临挑战!”武仲负责人表示,“我们正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牢牢把握‘先行区’建设机遇,聚力加强涉外仲裁能力建设,努力将武汉建设成为全球受欢迎的区域国际仲裁中心。”
本版策划:武汉仲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