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谌达军 通讯员武柳青
7月26日上午,洪山礼堂外的百米红毯上,87岁的张祖勋院士手捧鲜花,步履铿锵踏上红毯。这位在教育战线工作了64年的摄影测量与遥感科技工作者表示,将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所得的200万元奖金再次捐作“教书育人奖”。他说:“科学家是靠人民教师教出来的。”
■ 从零起步,他推动我国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走向国际领先
张祖勋1955年进入同济大学测量系学习,大二时转入武汉测绘学院学习。刚进大学时,张祖勋对测量没有任何概念,当时就看到有个反光镜,两张照片放在底下,这个山就全部高起来了。他觉得这里有学问,就这样开始了摄影测量。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测绘事业起步。张祖勋被派往瑞士,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测仪器厂学习。他认识到中外的科技差距,从此下定决心,要让中国测绘遥感技术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
1978年,他的老师王之卓先生提出,中国摄影测量要走全数字自动测图之路。当时,国内外大多认为“胶片是影像最好的信息载体”,影像“数字化”理论显得为时太早。
张祖勋认为王之卓老师的想法值得尝试,主动承担起这个课题的攻关重任。前后历经14年,课题组终于研制出我国首个全数字自动测图设备。这台设备是摄影测量从理论到实践的彻底革命,整个测绘界为之震动。
从零起步,张祖勋推动我国全数字摄影测量走向国际领先。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数字自动测图系统VirtuoZo远销美英等发达国家。
■ 他很纯粹:87岁还在敲代码写程序,“平凡是人生的永恒”
87岁的张祖勋如今仍活跃在科研和教学育人的一线。学生们谈到张祖勋,说得最多的就是:“他是位很纯粹的人。”
游宁君是张祖勋的学生,前不久刚从国外回来看望张老师。游宁君告诉记者,他看到87岁的张老师在科研上依旧亲力亲为,自己写代码、调程序。“张老师随时带着笔记本电脑,一有好的想法就在笔记本上用代码敲出来。”在游宁君的印象中,张祖勋的这种习惯已有20多年。
张祖勋的VirtuoZo系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他仍坚持学习,关注国际业态。这次游宁君回国,张祖勋就向他了解国外相关产品的情况,包括这些产品的发展历程、用户使用体验等。“87岁的老人还在思考最前沿的问题。”游宁君说,张祖勋始终在向同行学习,迭代自己的技术。
武汉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柯涛2005年成为张祖勋的博士生。他记得自己博士刚毕业时,张祖勋把一项国家重大课题交给他承担。当时柯涛才30岁,面对艰巨任务,一度想打退堂鼓。
“但是张老师很信任我,放手让年轻人干,多次鼓励我,给我指导。”柯涛至今保存着13年前的一个本子,上面是张祖勋写给他的一句话:“平凡是人生的永恒”。柯涛说:“张老师是要告诉我,踏踏实实做好研究,不要有其他杂念。”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永军和老师张祖勋相处了20余年。他眼中的张祖勋生活简朴,平时除了散步、爬山,几乎没别的爱好。张祖勋的爱人张世兴也是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退休老师。“他们夫妻都很纯粹,一生追求都在遥感事业上。”
■ 看重育人,坚持给本科生授课,26年未落一堂
张永军告诉记者,7月26日张祖勋院士从省科技大会会场回来,下午就去指导师生科研工作。
张永军说,张祖勋至今还坚持给本科生讲授《测绘学概论》,26年来从未落下一堂。
游宁君记得,有一次和张祖勋在航班上讨教“影像匹配”的专业问题,张祖勋找空乘人员要来几张餐巾纸,只在餐巾纸上勾勾画画,就把这个极为复杂的技术问题用通俗的语言讲得清楚明了。
张祖勋看重教书育人,他说:“教师的职业就是传承,除了搞科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为鼓励教学一线的优秀年轻教师,2017年他向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捐资100万元设立“教书育人奖”。2021年,他获得“杰出教学奖”,将1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充实学院“教书育人奖”。
张祖勋说:“教书和育人是一致的事。”
———————————————
□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实习生彭天怡
“按我们老家的风俗,我今年就是90岁!”7月26日上午,刚刚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张勇传院士乐呵呵地纠正长江日报记者对他年龄计算的“错误”。1935年3月出生于河南南阳的张勇传一口河南话,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最喜欢说的就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张勇传院士身边工作的刘老师告诉记者,鲐背之年的张勇传院士身体依旧硬朗。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每天都会从华中科技大学校内的家里出发,来到位于学校水工楼的办公室。
2019年,84岁的张勇传出版了集诗、词、曲、文于一体的感悟集《曲水流觞》,水依然是其文艺作品的主题。因为爱好文艺,今年1月,他接棒学校瑜伽诗社社长,酷爱书法的他在这个舞台上继续书写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他常告诫身边的学生:“做学问的态度就要像水一样,既柔且刚。”
■ 两遇洪水,他立志变水害为水利
张勇传对水印象最深的是两场洪水。1953年,张勇传老家的白河突发洪水,他只能到邻近的湖北襄阳参加高考。1954年夏,正在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求学的张勇传在武汉遭遇“1954年特大洪水”,上堤坝抢险。“能不能运用科学技术,将水害变为水利?”洪水给他的感悟成了张勇传毕生的追求。
大四时,张勇传对“水能计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此前,“水能计算”必须做试算,过于烦琐。他发明“图解法”,简化了原来的过程。他将这一研究结果写成文章,投给《水力发电》杂志,顺利发表。
这是张勇传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带给他极大的激励,他至今还保留着这篇文章。1957年大学毕业后,张勇传留在华中工学院任教。
1958年10月,当时的高教部在华中工学院举办水电进修研讨班,从全国选拔出近30名水电方面的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参与,张勇传成为其中之一。授课老师是苏联专家,一口俄语让初通俄文的张勇传学习颇为吃力。课后会留下一些参考文献让大家研读,大多是英文资料,这同样让英文水平不高的张勇传很不轻松。
一边啃俄语,一边学英语,还要学习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张勇传硬是将老师留下的问题一一理解透彻。张勇传逐渐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一步步走上水电能源开发与优化调度的科研之路。
经过持续研究,1963年,张勇传写成《水电站水库调度》一书,成为我国水库调度领域的第一部著作,当时他年仅28岁。
■ 一“站”成名,研究成果在全国水电站推广
1979年,华中工学院教师张勇传和团队一起为湖南柘溪水电站设计调度方案。他们在计算机机房内鼓捣了几天几夜后,却得出错误结论。张勇传意识到方向错了。“就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到山顶,却发现爬错了山。”
当时,湖南柘溪水电站靠天吃饭,有水就发电,水多了就放掉,水少了就限制用电。严重干旱时,下游群众用水困难。当地请来张勇传,希望他找到一个最佳的水库调度方法。
张勇传团队查阅了该地28年的水文资料,最终找到最佳调度方案。这个方案让柘溪水电站一年之内多发电1.3亿度,成为我国第一个成功实现优化调度的大中型水电站。张勇传一“站”成名。
此后,很多水电站专门请他上门“诊断”。经他重新设计调度方案的水电站,发电量都大幅提升,经济、社会效益十分可观。上世纪80年代,张勇传拿出“治好”全国多座水电站获得的几十万元奖励,和同事们在华中工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经济运行计算机控制实验中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水库调度只能凭借调度人员的经验。张勇传的研究成果被水电部在全国34座大中型水电站推广应用。我国水库凭借经验调度的方法很快被张勇传的科学调度方法取代。
在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眼中,年长他10岁的张勇传很能吃苦,善于思索,也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到了学校的第一个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张勇传基于大量第一手资料,对优化调度理论进行总结,水库优化调度实现了理论创新、经济效益和可靠性的统一。1985年,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奖颁奖,张勇传以“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理论应用与推广”获一等奖。1997年,张勇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简表上写着:“所得成果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获得超过8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