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4年07月31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媒体采访团实地感受武汉新城鄂州片区发展

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产业新城加速形成

    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运营指挥中心,可适时对园区进行智慧化管理。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摄

    □ 圈媒联盟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晓茹 通讯员潘协凯

    用鼠标点击任意地块,即可以查看该地块的“规、批、供、用”信息。自动灌溉、噪声监测、环境监测等数千个“感应器”密布产业园,只要出现问题便在屏幕上触发告警事件……7月24日,记者在武汉新城展示中心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运营指挥中心看到,在这个园区运营指挥“大脑”,运营人员宛如在玩“模拟城市”游戏。

    当天,鄂州市华容区政府组织媒体采访团走进武汉新城鄂州片区,实地感受一座新城的“拔节生长”。

    ■ 智慧园区

    运营如同“模拟游戏”

    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位于武汉鄂州两市交会融合中心点,北临国家存储器基地长江存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西接光谷科学岛,是武鄂两地重点打造的同城化核心区和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重要战略节点。

    7月24日,记者来到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运营指挥中心。这里是武汉新城鄂州片区指挥部,也是园区运营指挥大脑。

    园区结合全省数公基标准规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在指挥中心大屏实时呈现运行态势。通过遍布园区的1000余件物联感知设备采集数据,实现园区全域可感、可控。同时,对整个园区进行数字化建模,将城市在数字世界1∶1还原,指导园区设计规划以及建设施工。大屏上能实时看到园区运营人员及运营车辆情况,还可随时查看设备报警与人为上报事件。“这好像现实版的模拟城市游戏啊。”一位媒体记者感慨道。

    点击大屏任意地块,可以查看“规、批、供、用”信息,实现土地生命周期管理。当车辆进入园区时,园区会自动记录车辆经行轨迹,以及对应的摄像抓拍画面,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利用人工智能识别该车辆的违规事件,自动上报交警平台。针对违停事件,园区可指派人员劝阻处置,运营工作人员在手机端收到指派任务,会立刻到相应地点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拍照反馈。此外,园区建设了多个数字化路口,在上班高峰时段,运营人员根据热力图感知到的交通态势,并结合摄像头采集到的车辆通行数据,反馈给交警,为园区的交通优化提供依据。

    自动灌溉、噪声监测、环境监测等数千个“感应器”遍布产业园内。自动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设定了灌溉计划,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还预计能实现60%以上的节水效果;园区共设置5个噪声采集点位,如果检测声音一旦超过设定阈值,便触发告警事件。

    同时,园区设置智慧井盖、智慧消防栓、气体检测、物联管网、巡检无人机等装备,实现立体防控,预防城市重大安全隐患。全园区共3000个井盖全部安装了传感器,井盖位移或者有大车碾压偏移,可即时发现,避免人员掉落事故发生。所有地下管网全部实时监测,全面检测水流量、水质、燃气安全。运营公司将园区整体划分为14个区域网格,根据日常作业任务安排每日工作计划,分派给每一个运营人员。在大屏上,管理者可以查看所有运营人员的工作计划和当前指派任务,实现对园区资源的合理调度。

    ■ 产城融合

    招商企业“拎包入住”

    7月8日,武汉东湖高新数科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来到武汉新城展示中心华容区政务服务武汉新城分中心递交相关资料,办理营业执照,将公司落地武汉新城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

    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以大数据与云计算、5G通信网络、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延伸带动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相关行业细分领域,承接打造“光芯屏端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产业新城。

    产业园在进行园区规划的时候,就统筹考虑市政配套、住宅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集中连片开发,做到“建一片、成一片、用一片”,使得招商企业能够“拎包入住”,促进产业链协同联动。

    目前,园区产业用地规模超过60%,全面建成后将进一步填补片区产业空白和功能配套空间,有效承接光谷外溢产业和科技资源,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产业新城。

    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招引和建设武汉新城展示中心、东湖高新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武汉新城未来学校、新烽光电、银联大数据、移动广播与信息服务产业创新研究院等20余个项目,签约金额超200亿元。

    ■ 织密路网

    打通交通“任督二脉”

    7月25日清晨,随着阵阵鞭炮声响起和礼花的绽放,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瓜圻村余家畈祖坟山的迁移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修好高速公路,方便的是大家,我们当然要支持!”为了保证武黄高速改扩建工程顺利进行,为高速“让路”,瓜圻村村民主动迁祖坟。

    武黄高速是武鄂黄黄“三横三纵”快速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70.3公里,是湖北第一条高速公路,武黄高速改扩建对完善我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功能、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支撑武汉都市圈空间格局、强化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服务武汉新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黄高速改扩建只是武汉新城鄂州片区完善交通路网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鄂州段累计完成投资87.14亿元,鄂州市境内品质提升工程项目10个全部完工,重要节点工程项目12个已完成投资59.79亿元。其中,高新大道改造拓宽工程完工,8年建而未通的“断头路”葛店发展大道如期通车,梧桐湖月山湖大道东段全线完工并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