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黄丽娟)8月5日,武汉市文联主席、著名作家李修文现身闭幕式,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举办书法季的底气来源于武汉有着深厚的文脉以及持续而深入的创新精神,希望以书法维度来打造一个新的武汉文化地标,通过持续创新活动及艺术作品本身的表现形式,来激活武汉市民对艺术的感受力。
从去年秋天的文学季到今年夏天的书法季,武汉以“季”为媒,搭建文化名家与武汉人心与心沟通交流的平台,探索让文化艺术融入城市脉络、走进市民生活的路径。李修文介绍,武汉市文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在扶持、栽培专业创作之余,做一个纽带来联系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其中也包括书法工作者。举办书法季,也希望发挥文联的“组联”作用,让今天这个时代的书法家、书法作品、书法活动更加深入、宽泛地融入社会公众生活当中。
“在当今一个时代有必要提供给书法一个创新的场域,被我们这个时代的市民所感知到,也被武汉乃至整个中国的当代文化生活所感受到。”李修文说,武汉这座城市有着很多的创新精神、创新领域,还有创新的生活和人们,而书法季的创新也包含其中。
从6月24日至8月5日,书法季持续举行一个多月,全国400多位书法名家齐聚武汉,50余场活动花开三镇。“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市民看到武汉这座城市里有书法所引导的某种美学品质,对他们的生活也会有所触动。”李修文表示,书法季的成功举办,给武汉市文联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更美好的远景,也激发了接下来关于书法工作如何延续的更多想象。
“我们要一届届的持续做下去。”李修文认为,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之后,书法季应该成为在全国受到瞩目的文化地标性的一种存在。在未来,武汉市文联将有更多的关于“季”的系列端出来与市民见面,“每一个艺术门类都不是孤立的,艺术各界都要联动起来深入挖掘武汉精神,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持续建立起武汉的精神坐标和文化地标”。
谈及当代的生活和书法如何产生关联,李修文表示,今天的时代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个艺术家所生活和创作的领域,和前几十年、前几百年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光是针对书法的,它可能是针对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新的时代生活也必然会激发出新的创造力,只有建设好新的生活,才能给新的作品带来源源不断的美学启发”。
在数字时代,文艺工作者如何面对AI对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李修文认为,文艺工作者要正确直面即将到来的以科技主导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手中的笔、我们的乐谱、我们的画布,在场景、媒介、材质上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呼唤着我们坚持去创新。每一个人其实可能都要有一种责任去实验新的美学形式,去创造新的美学精神,更好地去迎接这个根本我们无法回避的未来。”李修文表示,文艺工作者要更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创造力,向传统要答案,向自身要答案,“更多地发掘传统和自身结合之后所产生的能量,重视在传统里头寻找自己的来历,甚至也寻找着自己的去路,对今天的艺术家而言可能是一条迫切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