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4年08月31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国家主管部门回应本报记者提问:

应急响应级别将依法统一用汉字

    长江日报讯(记者朱建华 樊友寒 史强)8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在回复长江日报记者留言时表示,依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响应的级别都应使用汉字。

    记者注意到,对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响应级别的表述,国家部委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并不统一,有的用罗马数字,有的用汉字。Ⅳ级是几级?使用罗马数字的表述令一些网友发晕……8月22日,长江日报推出报道《应急响应等级用罗马数字令人“发晕” Ⅲ级变Ⅳ级是严重还是好转了?》,引发关注。多位读者在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推文后留言表示有同感。

    受访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对罗马数字均有点陌生。记者了解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6页在介绍数的产生时,对罗马数字有简单介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之一是负责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8月21日,记者就应急响应级别等能否统一使用汉字的问题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留言。5天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回复了记者的留言。

    今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经修订,这部2007年出台的法律,条文从70条增加到106条,原法70条中的61条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

    记者对照修改前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发现,修改后的这部法律明确:“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这为应急响应级别表述使用汉字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关领域专家告诉记者,一些地方发布的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响应级别使用罗马数字,可能与2005年出台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相关表述有关:“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在回复记者留言时表示:“经与应急管理部沟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正在修订过程中,其应急响应级别也将统一使用汉字。国家标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均需与上位法保持一致。”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