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一座创新之城、场景之城、产融之城,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武汉—无锡产业链供需对接会现场,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推介武汉拥有的丰富应用场景资源。
据介绍,武汉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正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场景资源的开放,致力于精准匹配场景供需,切实增强场景对企业的赋能,深入挖掘场景要素的支持作用。
在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的推介中,一项项数字成为武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加速“解锁”应用新场景:
■ 武汉场景创新有资源
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36个,将用3年时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作为超大规模城市,完成全市CIM(城市信息模型)白模100%覆盖,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开放里程达3379公里,入选第1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 武汉供需对接有渠道
搭建应用场景对接平台,遴选142家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服务商,推介186家技术创新强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和233个服务产品及方案;上半年已征集全市场景开放机会65个。
推动应用场景示范应用,每年遴选10个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
集聚场景创新服务资源,拥有2个国家级重大科学装置、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8家湖北实验室,网络质量评测全国第6,万兆城市建设全面启动,高性能算力规模突破2655P,建有33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区。
■ 武汉场景开放有体系
成立场景开放与创新办公室,实施“1+2+N”工作体系——建立1个应用场景实验室;构建2个应用场景实验室分中心,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2个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园区打造场景应用示范集聚区;打造N个特色场景服务平台。
力争全年发布场景需求清单300项,带动服务资源500家,争取重点项目在汉落地并打造形成标志性、引领性示范场景。
■ 武汉发展环境有保障
政策环境“持续迭代”,形成了全面系统稳定的政策体系。
资金环境“投早投小”。武汉产业发展基金持续“投早、投小、投科技”,成立1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基金和50亿元规模光电子信息产业基金。
人才环境“八方聚才”。发挥92所高等院校、80多名两院院士、近130万在校大学生的优势,积极实施武汉英才计划、3551人才计划,吸引集聚海内外各类人才。
撰文:李昕宇 统筹:武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