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朝全
从1994年中央决定开展全面对口支援西藏以来,迄今正好三十年。三十年来,数以万计的援藏干部踏上了海拔三五千米的雪域高原,在缺氧不缺精神的“世界屋脊”上奋斗拼搏,为了边疆安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东西部协调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名字和西藏的发展历史紧紧地刻印在一起。北大毕业的这一对夫妻朱晓明和卢小飞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大学毕业之际毅然服从时代召唤,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竭尽全力,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为西藏的发展奉献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并在这种奉献中实现了自己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
人生苦短。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却可以不断地拓展、延伸。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事业,走什么样的道路,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就会创造和收获相应的人生价值。朱晓明、卢小飞等援藏干部的选择无疑是建立在巨大牺牲基础上的,他们往往无暇顾及家人特别是父母的赡养、子女的教育,成为书信、电话里的子女,或者手机里的爸爸、妈妈。然而,祖国需要,人民需要,他们便毫不犹豫地热切响应时代的召唤,奔赴高原、奋斗拼搏、开拓进取,为了西藏一日千里的发展,为了西藏数百万群众同步走上全面小康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奉献自己的青春。这样的人生无疑是最有价值的,他们也在这样的奋斗中,让自己生命的厚度和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延。
人来到这世上,不能白活一世,总得做一些事情,创造更多价值,留下一份声名。在采访朱晓明、卢小飞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翻阅两个人的人生书、生命册。在他们的援藏经历中,我看见了理想的闪光,也看见了梦想与辉煌,看见了追梦圆梦巨大的愉悦与欣慰。
读一篇人物传记,翻阅一份人生答卷,实际上也是为了给我们自己提供人生选择的一个坐标、镜鉴或参考。只有把个人有限的人生,同国家需要、人民幸福紧紧地关联在一起,这样的人生才能像滴水入海,永远不会磨灭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