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4年10月09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全球最小最轻

74岁老战士在汉植入“中国心”

    植入了“中国心”的张建国老人心脏功能已恢复正常。

    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摄

    □ 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张翼飞 丁燕飞 於鑫益

    “精神状态很不错!装上的这颗人工心脏越来越适应了。”10月8日,74岁的张建国(化名)老人正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病房里接受康复训练。原本7日就该出院的他,因为胃肠功能突然出现紊乱,不得不推迟出院时间。对于这个小插曲,老人笑着说算不得什么。9月20日,中南医院心肌病与重症心衰诊疗团队在他的左心室心尖装上了一枚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磁悬浮人工心脏,他濒临衰竭的心脏再次有力地跳动起来。“作为一名老战士,我享受到了国家先进医疗技术的红利,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张建国挥舞着小国旗,言语间满是自豪。目前,老人心脏功能已恢复正常,病情稳定。

    ■ 十余年冠心病“拖”成心脏衰竭

    张建国是河南漯河人,有十余年的冠心病史,一直没有规范治疗。近年来他的病情越来越重,发展到无法下床活动的地步。家人四处打听,带着他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该院心肌病与重症心衰诊疗团队评估发现,老人是冠心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已经出现心力衰竭,左心室扩张到了正常人两倍大,濒临衰竭的心脏近乎“宕机”,迫切需要接受心脏移植。

    但心脏移植需要等待合适的供体,张建国的身体经不住长时间排队等待,也无法耐受手术。万幸的是,虽然左心室功能受损严重,但老人的右心室功能尚可。经过多学科团队讨论后,医生认为,植入人工心脏代替左心完成部分泵血功能,对老人来说是最佳治疗方案。

    “这个人工心脏准确来说是个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该院心肌病与重症心衰亚专科主任肖红艳教授介绍,医生通过手术把“人工心”的离心泵放入左心室,部分或全部替代左心室做功泵血,来帮助人体心脏正常工作。

    9月20日,在体外循环、心脏超声科、麻醉科、手术部、输血科等多学科专家协助下,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金平教授带领团队为张建国实施了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术。术中,团队在老人左侧第五肋间和右侧第二肋间做了两个小切口,在超声引导下,仅用时40分钟就精准完成人工心脏的泵体定位、固定和血管吻合。

    手术团队成员之一、该院心肌病与重症心衰亚专科主任蔡杰介绍,张建国术后很快脱离呼吸机,并可以在床边活动。

    ■ 轻巧“中国心”填补行业空白

    植入到张建国体内的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属于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2021年由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制造,2023年6月获批上市。它是我国首款实现磁悬浮技术的人工心脏,具有完全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是颗地道的“中国心”。直径34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仅90克的Corheart®6“人工心”如同一枚核桃大小,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质量最轻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

    据了解,目前我国能够生产人工心脏的厂家分别为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永仁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天津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深圳核心的Corheart®6左心室辅助系统是在欧洲开展临床研究的中国首款有源植入(指可以主动向病人身体内输入物质的装置,通常由微小的电子芯片、传感器和电池组成)治疗器械,填补了行业空白。蔡杰称,这款人工心体积小、重量轻、手术侵犯性小,适用的人群更广。此外,它对心脏的牵扯力也变小,有利于扩大左心室的功能恢复。

    相比以往的技术,这款人工心离心泵采用的是磁悬浮技术。“对患者而言损伤更小,能够更快康复。”肖红艳说,在磁力作用下,人工心脏运行时叶轮处于悬浮状态,没有机械轴承,因此无摩擦,产热少,功耗更低,电池续航能力更强。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就在张建国手术前5天,患有扩心病的李先生也在中南医院接受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一位是熊猫血患者,一位是高龄患者,都是接受的微创手术植入。”蔡杰介绍,以往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通常需要完全劈开患者的胸骨,将心脏暴露出来,将泵放置在心脏内,再进行血管吻合。微创方式下,医生只能在直径5厘米左右的孔径下完成整个手术,这对手术医生是更大的挑战,需要手术团队精准的术中判断和操作。“不过对于病人来说却是极度‘利好’,既保证了胸骨的完整性,也让手术创伤更小,泵体定位更加精准。”蔡杰表示。

    ■ 术后3年效果与心脏移植相当

    据悉,在中国约有1300万心衰患者。刘金平教授介绍,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工心脏技术经历多次迭代,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技术垄断等诸多原因,无一款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在国产人工心脏进入临床前,心脏移植是我国终末期心衰患者唯一的选择。

    十余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多种人工心脏投入临床使用,并不断迭代升级,费用大幅降低,极大降低了救治门槛。“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与国外相差无几,部分技术甚至领先。”说起中国智造,刘金平很是自豪。

    他指出,目前人工心脏既可以作为重症心衰患者的最终治疗方案,也可以用于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此外,临床上还有部分重症心衰患者在植入人工心脏后,心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最终取出人工心脏恢复健康。数据显示,人工心脏植入术后3年的效果与心脏移植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