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外国人在汉扫码付款将和市民一样方便

    (上接第一版)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8个城市的共同点是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外国人来华比较频繁。选取这些城市试点,给境外来华人员提供支付便利,将更好地吸引外资和外国游客。

    本次试点涉及广大个体工商户。杨艳琳认为,试点选择武汉,与武汉个体工商户数量大、民营经济发展活跃有关。试点简化个体工商户开通收款码流程,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厚植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

    这8个城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约占全国的9.3%,预计试点可服务覆盖1100多万个体工商户。记者了解到,仅武汉的个体工商户数量就达到127万户,占据试点城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的1/10以上。

    ■ 这是一次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明确要求:“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

    杨艳琳认为,本次试点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改革举措。

    早在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对提升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性提出一系列要求。随后,多地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加速推进政策落地。

    今年国庆假期,不必先买票、再刷票,外籍来华人员持境外银行卡在闸机上一刷,北京全市27条地铁运营线路“随心坐”,四星级以上酒店、4A级以上旅游景区均可实现外卡POS机刷卡。类似的“丝滑”支付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郁林表示,入境支付“不见外”,贴心的支付服务正成为中国入境游的“新配套”。

    盘和林表示,试点改革在于消除城市公共服务的差异性,其服务不仅仅是支付,也包括交通、通信、行政服务等,让境外来华人员更好地融入中国城市。

    ■ 加速数据要素活力释放,多方获益

    开放个体工商信用监管数据,武汉做好了准备。

    从2022年起,全市率先探索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全面归集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制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和分级标准,完成系统建设及结果应用。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将127万余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从低到高划分为A、B、C、D四类,分类结果实行按月更新、自动分类、动态管理,对信用良好的个体工商户降低抽查频次,减少打扰,对高风险个体工商户提高抽查比例。

    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通过数据安全技术手段,让“数据可用不可见”,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促进数据价值转化,让个体工商户、境外来华人员和支付机构三方都能从中获益。

    前不久,武汉入选全国首批“数据流通利用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主要承担“隐私计算”方向的试点任务,就是在充分保护数据和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动数据流通利用,释放数据要素活力。

    今后,信用良好的武汉个体工商户开通支持信用卡支付的收款码将更为快捷,试点将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广泛的中外客源。

    硚口区个体工商户、欣欣顺捷汽配商行经理周燕对此感到十分振奋。他从事汽车配件服务,过去因收款码不支持信用卡支付,曾有外籍商人不得不先到银行换取人民币,再向他的商行支付现金。

    周燕的商行信用等级为A级,他本人还荣获了今年湖北省“小个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专业市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随着对外业务扩大,开通支持国际信用卡支付的收款码十分必要。”他表示,凭借自身商行良好的信用,相信支持信用卡的收款码很快就能办下来。

    “这项举措对从事餐饮行业的个体户是重大利好,近期协会将在餐饮行业扩大宣传,让更多餐饮个体户知晓政策。”武汉餐饮业协会会长刘国梁表示,境外人士消费更习惯用VISA等国际信用卡,更多餐饮个体户开通支持国际信用卡的商户收款码后,不仅能提升境外人士的消费体验,也有助于个体户增加客源,提高收入,进一步提升城市美食的美誉度,加快武汉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武汉汉正街产生了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一批个体工商户,本次试点落户武汉,显示了国家对武汉个体工商户发展环境的认可与支持,给了个体工商户很强的信心。”湖北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陈诗炎说,个体工商户都有做大做强的梦想,不仅做好国内市场,还要积极迎接国际市场。

    据悉,本次试点鼓励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适时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