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这一成果现已获得7项授权发明专利,也是武汉光化院首批4个成果转化孵化项目之一。在武汉光化院,光化学合成技术中心、光化学减污降碳技术中心、光电磁功能材料技术中心、光响应合成生物学技术中心及分析测试中心,均有代表性项目正在孵化,已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肖文精介绍,光和光化学并不“神秘”,大自然中光合作用处处可见。“光化学技术是以清洁可再生的太阳光为能源,发展新的光化学方法和光催化技术,把大自然的策略用在工业生产上,未来一定能促进武汉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 引进孵化6家企业为18家企业提供服务
“先发”搭建光化学绿色发展产业链
在武汉光化院,科研人员正在利用光化学技术进行研发,准备升级一种分解工业废气的设备。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副院长,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彦炳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阳光照在垃圾站上方的废气处理设备上,设备直接升温至200多摄氏度,达到所需的条件后,经过设备的废气污染物将自动完成快速分解。
“这套设备此前已经在全国300多家工厂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减少排放、降低污染。但是,由于它要使用化石能源燃烧加热,给工厂带来了安全隐患和成本支出。”郭彦炳说。
现在采用光化学技术,可以让设备靠阳光就能升温,真正实现绿色环保。郭彦炳介绍,这是武汉光化院研发的全国首个使用光化学技术分解工业废气的设备,未来大规模投入使用后,将可节约30%的能源,直接或间接产生几十亿元规模的经济效益。
在青山区,一块60亩工业用地正在规划建设,这里将用于国际上首个吨级光催化合成项目的试生产。作为全球最大的苯甲酸生产企业,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有机)正等候项目最后落地。“如果该项目顺利投产,我们在常温常压下就能生产出所需产品。企业生产效能极大提升,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将更加不可动摇。”武汉有机执行董事陈平充满期待。
“初次接触时,企业对光化学技术还有点不相信。在光化学实验室亲眼看到LED灯光下生产出产品,就很快和我们达成合作。”肖文精说,“许多传统方式上认为难以发生的事情,用光化学技术就可以实现。”
据了解,武汉光化院目前已引进、孵化了6家公司,为武汉有机等18家企业提供了光化学技术服务,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再升级”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
“武汉市、青山区两级政府对武汉光化院的政策支持是巨大的。武汉光化院通过平台、论坛、大赛等建设,汇聚了整齐的人才队伍。”肖文精说,“无论是在技术研究还是产业转化、企业孵化方面,武汉光化院将有大量进展,搭建绿色发展的产业链条,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多机会。”